[实用新型]一种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9956.5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出水口 预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
背景技术
平屋面是指坡度小于 10°的建筑屋面。平屋面在工程施工时,往往会因出水口数量多、施工工序多且难以监控等因素,往往存在质量缺陷,甚至漏水,因而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
因此,如何简化施工工序并确保质量,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确保出水口出水效果的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其包括: 钢板芯模和设于钢板芯模四周的矩形木方模;所述钢板芯模包括:中央凸起部、设于中央凸起部左侧的左下沉边缘部、设于中央凸起部右侧的右下沉边缘部和设于中央凸起部后侧的后下沉边缘部。
进一步,所述中央凸起部与左下沉边缘部、右下沉边缘部后下沉边缘部之间为斜面,以使预制的出水口更美观且出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中,钢板芯模设于矩形木方模中,且钢板芯模包括:中央凸起部和设于中央凸起部三个边缘上的下沉部;使用时,钢板芯模和矩形木方模设于平面上,采用细石砼灌入矩形木方模,并铺入一镀锌铁丝网,即可预制成一形状如簸箕的平屋面出水口;钢板芯模采用钢板弯折制成,并设置多处加强筋。(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装置制成的平屋面出水口,可以有效的保证出水口安装范围的屋面防水效果。出水口的尺寸相对固定,在出水口安装后便于周围屋面个施工。(3)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可批量规模化生产并可周转重复使用,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安装方便快捷,实际使用时能有效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稳定,可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平屋面出水口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平屋面出水口的另一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见图1-3,本实施例的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包括:钢板芯模1和设于钢板芯模1四周的矩形木方模2;所述钢板芯模1包括:中央凸起部1-1、设于中央凸起部1-1左侧的左下沉边缘部1-2、设于中央凸起部1-1右侧的右下沉边缘部1-4和设于中央凸起部1-1后侧的后下沉边缘部1-3。
所述中央凸起部1-1与左下沉边缘部1-2、右下沉边缘部1-4后下沉边缘部1-3之间为斜面。
本实施例的平屋面出水口的预制装置在使用时,钢板芯模1和矩形木方模2设于平面上,采用细石砼3灌入矩形木方模2,并铺入一镀锌铁丝网,即可预制成一形状如簸箕的平屋面出水口4;钢板芯模1采用钢板弯折制成,并设置多处加强筋。
(应用例)
见图4-5,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预制装置制成的平屋面出水口3,应用时设于平屋面上的下水装置6的入口处。其中标号5为女儿墙。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粉刷维修楼房墙壁的机械手
- 下一篇:混凝土钢筋定位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