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铜薄板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9321.5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曾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富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38 | 分类号: | C23C18/38;C25D17/22;H05K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线路板的制备设备,准确地说是便于印制线路板沉铜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印制线路的基材部分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与玻璃布组成的介质层加铜箔层形成,铜箔的层数决定了线路板的层次,层与层之间通过介质层间隔开来。而线路的设计需要某些特定的不同层次间的线路是连通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孔来完成层间的导通,即在线路板的厚度方向上钻孔并使孔壁金属化以达到连通不层次线路的目的。沉铜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在绝缘基材组成的孔壁上沉积上一层薄薄的金属铜层,沉铜完成之后还需采用电镀方式使孔壁铜继续增厚以达到设计要求。沉铜是孔壁金属化的第一步,是电镀铜能否镀上的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后续孔壁铜的品质。在沉铜生产过程中需采用振动、打气、摇摆、气顶等机械方式来加剧线路板在药液中的移动,从而提高药液在孔中间的交换,保证孔壁铜层沉积效果。沉铜时将多块线路板两端固定在挂篮上的锯齿槽内,板与板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通过挂篮一起作机械移动。当线路板的厚度小于0.3mm时,即使两端通过锯齿槽固定但因本身的机硬度不足,在生产过程中又因振动、摇摆、气顶、打气等机械运动方式会导致板与板之间碰撞,甚至会离开原锯齿槽位置而与其他板重叠,以至于药水无法进行交换出现孔无铜导致线路板开路,严重时会导致产品掉入药水缸,最终的结果是板面擦花和铜层无法正常沉积。
传统的方式是将此类薄板先用铜丝将四个板角位置的同一工具孔串联起来,铜丝每穿过一块板就增加一个空心胶垫,以保证板与板之间的合理间距,最后将串联好的多块板一并固定在沉铜挂篮上。此方法解决了薄板在沉铜时板与板之间的移动和掉缸问题,但仍然无法解决板间的碰撞与板弯变形时间距的变化,而这些都会影响药水在孔内的交换,最终影响孔内铜层的沉积。
而且线路板在沉铜线生产过程中,因为剧烈的振动、打气和机械摇摆致使线路板与板之间产生碰撞与叠板,从而导致板面擦花及沉铜不良等现象,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路板沉铜生产过程中的沉铜薄板篮,该沉铜薄板篮能够避免线路板之间的碰撞与叠板,提供沉铜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路板沉铜生产过程中的沉铜薄板篮,该沉铜薄板篮结构简单,便于应用,能够提供沉铜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沉铜薄板篮,该沉铜薄板篮为长方形结构,由支撑架构成,所述沉铜薄板篮中具有复数个隔板,隔板呈竖向排列,呈一定间距分布,并固定于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个长方形篮子,篮子按一定的间距通过隔板分隔成多排,每排可以放一块线路板,线路板外围固定,然后将整个篮子固定在沉铜挂篮上流转、生产。需要注意的是沉铜薄板篮的规格需与沉铜挂篮配套。
所述沉铜薄板篮,其底部具有水平排列的复数个横架,横架固定于支撑架上。
所述沉铜薄板篮,其支撑架为框架形结构,支撑架的顶面周边设置有支撑筋,所述隔板,其外侧固定于支撑筋上。
上述隔板,为固定于支撑筋上的筋状间隔体。只要将沉铜薄板篮的内部空间进行间隔,即可实现隔板的间隔作用。
上述筋状间隔体,通过竖筋连接于底部的横架上,竖筋对筋状间隔体进行支撑固定。
所述支撑架,具有复数层,每层叠加排列。
上述的支撑架,其每层底部均设置有复数个横架,横架固定于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个篮子,篮子被分隔成多个空格,线路板被固定在空格内,保证板与板之间在沉铜振动、摇摆、打气、气顶等机械运动下不会碰撞、重叠和变形,特别是对于0.3mm以下的薄板在沉铜时改善了品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完全解决了薄板在沉铜时的碰撞、变形及移位问题,与传统方式相比较保证了品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支撑架构成一个框架形结构,支撑架包括水平支撑架1和横向支撑架2,在支撑架中竖向设置有复数个隔板5,隔板5为具有间隔作用的隔筋5,呈一定间距分布。
竖向支撑架1的顶部具有呈水平分布的支撑筋,支撑筋包括水平支撑筋3和横向支撑筋4,隔筋5与水平支撑筋3平行,并被横向支撑筋4固定于支撑架上;水平支撑筋3和横向支撑筋4又具有强化支撑架结构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富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富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佐匹克隆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重卡前轴热处理的淬火槽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