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泡剂泡沫发生器及性能检测和评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96974.8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霍冀川;孙成才;刘佳奇;王程;石荣铭;袁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8B1/50 | 分类号: | B28B1/50;G01N21/84;C04B38/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剂 泡沫 发生器 性能 检测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门适用于生产泡沫混凝土的发泡剂的泡沫发生器及发泡性能检测和评价装置,涉及一种发泡剂泡沫发生器及性能检测和评价装置。适用于发泡剂的泡沫发生及发泡性能检测。
背景技术
高性能泡沫快速发生器是一种生产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或泡沫混凝土隔热保温层等建筑材料所需泡沫的机械装置,把高性能泡沫快速发生器制得的泡沫与水泥浆体或者混凝土砂浆或者混合粉煤灰等掺料的水泥浆体均匀搅拌后,制得泡沫水泥浆体或者泡沫混凝土砂浆或者泡沫粉煤灰水泥浆体,将其浇注成型即得到泡沫混凝土砌块或泡沫混凝土隔热保温层。上述建筑材料质量好坏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发泡剂的性能,泡沫浆体的均匀性,泡沫孔径以及泡沫与水泥浆体的相容性等因素。而泡沫浆体的均匀性和泡沫孔径大小与泡沫发生器的性能和发泡方式有直接关系,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泡沫混凝土制品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高速搅拌法,此法又可分为两种发泡方式:一种方式是将发泡剂溶液倒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高速搅拌发泡液制取泡沫后加入混凝土充分搅拌。此法操作方便,重现性好,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发泡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是国内制泡技术普遍采用的测试方法;但是此法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充分发泡后需要将泡沫转移至水泥浆体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部分泡沫的破碎和泡沫尺寸向不均匀变化,最终导致泡沫混凝土制品的性能降低。另一种方式为先将发泡剂溶液与混凝土浆体混合后,再用高速搅拌机进行发泡,直接制得气-液-固泡沫混凝土浆体;此法与第一种发泡方式相比,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导致泡沫混凝土制品的孔径分布变宽,影响到泡沫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而且使发泡剂不能够充分发泡,降低了其利用率。用于制作泡沫混凝土制品的另一种方法为压缩空气法,此法是将发泡剂溶液加压到一定压力,然后在发泡腔中高压水以射流形式和高压空气混合,直接加入至混凝土浆体中,制得混凝土制品;或者通过发泡剂将发泡剂溶液和压缩空气混合发泡后再加至混凝土浆体,最后制得泡沫混凝土浆体。与高速搅拌法相比,压缩空气设备比高速搅拌机复杂,制泡技术虽然先进,发泡效率较高,泡沫的质量相对较好,但其发泡设备较昂贵,使得泡沫混凝土制品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泡沫的应用领域不同,对泡沫性能的要求也不相同,但实际应用中多数是用泡沫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作为发泡剂性能的指标。随着监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泡沫性能评价方法,但这些方法大都为自主开发,缺少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发泡物质检测及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差,亟待开发操作更加精确和规范程度更高的综合评价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智能化检测发泡剂泡沫性能、又能为泡沫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泡沫制备提供技术保障的发泡剂泡沫发生器及性能检测和评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发泡剂泡沫发生器及性能检测和评价装置,包括:泡沫发生容器,安装有搅拌叶片的搅拌器及搅拌控制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搅拌器(5)上安装的搅拌叶片(4)为间隔的2-3组;
所述泡沫发生容器(1)外还设置有一个连接有恒温控制装置(11)的水浴容器(6);以便消除外界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利于研究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还包括一个泡沫导出管(3),该泡沫导出管(3)的一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容器(1)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穿出水浴容器(6)(与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制浆系统1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泡沫发生容器(1)内上端还活动套有一个上口活塞(2)(采用轻质泡沫材料制成),以使泡沫发生容器(1)内泡沫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泡沫发生容器(1)为壁上有高度标记的透明的泡沫发生容器(1),泡沫发生容器(1)外还设置有一个连接有泡沫高度检测装置(9)的摄像头(8)。以便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监控泡沫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中:所述2-3组搅拌叶片(4)中,各组搅拌叶片(4)较好的均是采用爪型结构、即:均由2-3个一端与搅拌器(5)连接并对称设置的叶片构成;以便在发泡剂一定的基础上可以产生质量更好的泡沫;叶片较好的是可更换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