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微电压/微电流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4844.0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少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国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压 电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压/电流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对微伏级的直流电压或微安级的直流电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欲测量一个未知电压或电流,数字万用表无疑是一较佳的选择,通过数字万用表既可以实现快速测量,又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测量结果。然而,由于数字万用表在20安培时也只能显示到0.01安,因而其精度有限,只适于测量较大的电流或电压,而对于微安级的电流或微伏级的电压,却是无能为力。除了数字万用表,比较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使用比较器时,需用一个已知的电压或电流做基准,这就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精度,特别的,目前通用的比较器只有0.01伏的精度,同样存在精度有限的问题,因而用比较器同样不适于测量微安级的电流或微伏级的电压。此外,霍尔器件也可以用来测量未知电压或电流,但由于霍尔器件只能测量到毫安、毫伏级,做不到微安、微伏级,因而同样无法用来测量微电压或微电流。显然,对直流微电压、微电流的检测技术目前基本是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直流微电压/微电流检测装置,采用将待检信号转化为振荡频率,再经过放大、比较、换算的检测方法,从而判断出是否有直流微电压或微电流输入,进而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直流微电压/微电流检测技术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微电压/微电流检测装置,包括一振荡电路、一数字信号放大电路、一减法器和一数值换算电路;该振荡电路包括两个参数完全相同的第一压控振荡器和第二压控振荡器,该第一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接待检信号输出端或接地,第二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接地或接待检信号输出端,该第一压控振荡器和第二压控振荡器的输出分别与数字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相连接;该数字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与减法器的输入相连接,减法器的输出接数值换算电路的输入。
所述的数字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两个参数安全相同的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第一计数器的输入接所述第一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第二计数器的输入接所述第二压控振荡器的输出;该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的输出分别与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相连接。
所述的振荡电路、数字信号放大电路、减法器和数值换算电路集成在一控制芯片上;该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为所述第一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该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接所述待检信号输出端;该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为所述第二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该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接地;该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为所述数值换算电路的输出端;该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接外接电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和所述待检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并联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和所述待检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外接电源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相连接。
所述的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和第6引脚可以对调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振荡电路、数字信号放大电路、减法器、数值换算电路,且振荡电路包括两个参数完全相同的第一压控振荡器和第二压控振荡器,第一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接待检信号输出端或接地,第二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接地或接待检信号输出端,第一压控振荡器和第二压控振荡器的输出分别接数字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数字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接减法器的输入,减法器的输出接数值换算电路,使得第一压控振荡器和第二压控振荡器分别能够将输入量转化为振荡频率,并依次经数字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处理、经减法器做减法运算、经数值换算电路进行换算处理,从而得以判断出第一压控振荡器是否有直流微电压或直流微电流输入。显然,本实用新型以简单、有效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直流微电压、微电流检测技术的空白,这对自动控制精度和方式而言,是一个质的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微电压/微电流检测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国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国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4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示柜使用的灯罩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色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