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钻磨抛机的磨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1211.4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仁;郑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仁;郑联华 |
主分类号: | B24B9/16 | 分类号: | B24B9/1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钻 磨抛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钻磨抛机,尤其涉及水钻磨抛机的磨抛装置。
背景技术
水钻是一种玻璃饰品,可以产生耀眼的视觉效果,它在鞋帽、服装、工艺品等物品的装饰装潢上得到广泛应用。水钻为多面体,包括前部各反射表面和后部各反射表面,各反射表面通过研磨和抛光加工获得。
水钻磨抛机为水钻的专用加工设备,由原先的一台设备完成一个加工工序,发展至由一台设备完成多个加工工序,再发展至现今的一台设备完成所有的加工工序。
目前,能够完成多个加工工序的水钻磨抛机均是夹具装置随转盘转动的模式,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29524A所公开的水钻磨抛机,而能够完成所有的加工工序的水钻磨抛机中,目前既有沿用夹具装置随转盘转动的模式,又有本申请人提供的采用机械手在各工序(即工作装置)之间传递夹具的模式,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010220176.X所披露的水钻磨抛机,其全部公开内容结合于此供参考。
采用机械手在各工作装置之间传递夹具的模式的水钻磨抛机的结构得到简化,技术研发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小。然而,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使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并且紧凑的磨抛装置,其适合在采用机械手在各工作装置之间传递夹具的水钻磨抛机上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钻磨抛机的磨抛装置,包括:机架;磨盘组件,包括位于机架顶部的磨盘及安装于机架内部的磨盘升降机构和磨盘驱动机构;以及工作机构,位于磨抛组件的一侧,包括:安装于机架顶部的支撑台;在支撑台上往复移动的移动板;位于移动板上方的过渡连接块;自过渡连接块的顶部向着磨盘斜向下延伸的夹具座、连接过渡连接块和移动板的夹角微调机构、以及连接连接座和过渡连接块的水平姿态微调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夹具座包括:连接至过渡连接块的夹具座板、在夹具座板上间隔设置的压块和驱动压块的驱动气缸、以及在夹具座板上设置的夹具分度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夹具座还包括在夹具座板上设置的位于夹具一端侧的顶进机构和位于夹具另一端侧的顶出机构,其中,夹具分度机构与顶出机构位于夹具的同一端侧。
进一步地,上述夹角微调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移动板上的耳座、可转动地支撑在两耳座之间的枢轴体、固定连接至所述枢轴体的底部的调节板、以及设置在调节板和移动板之间的多个调节螺钉,其中,过渡连接块固定连接至枢轴体上。更进一步地,调节板和移动板之间还设有多个固定螺钉。
进一步地,上述水平姿态微调机构包括位于过渡连接块顶部中央位置的定位销轴、在夹具座板顶部两侧向过渡连接块延伸的突耳、以及螺接于各突耳上的顶紧过渡连接体的螺钉,其中,夹具座板具有与定位销轴相配合的销孔。
更进一步地,上述夹具座板的销孔的两侧排列有若干长形腰孔,各长形腰孔中具有螺接至过渡连接块上的螺钉。
更进一步地,上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姿态调整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磨抛装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容易调试。其实现了夹具与磨盘之间夹角的微调和夹具水平姿态的微调。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钻磨抛机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用正视图示出了图1中A-A线所在的工作装置及其装配关系;
图3用正视图示出了图1中B-B线所在的工作装置及其装配关系;
图4示出了图1所示水钻磨抛机的磨抛装置的工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工作机构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工作机构的F向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4所示工作机构的M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仁;郑联华,未经何建仁;郑联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铝厂煤堆场斗轮堆取料机供电装置
- 下一篇:用于钢丝作业的油管刮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