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式转子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0942.7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22 | 分类号: | H02K17/22;H02K3/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式 转子 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结构涉及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线圈结构,主要用于绕线式转子线圈,在改善电机电磁性能的同时兼顾工艺特性。
背景技术
电机是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各种机械及发电设备中。绕线式异步电机,当其定子绕组接到三相交流电源时,流入定子绕组的三相电流就会在气隙内产生一个具有特定极数和转速的旋转磁场波,这一磁场“切割”转子绕组,其导条内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
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定、转子绕组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改善和调节电机的性能,通常电机转子绕组需要较多的元件组成;但是出于硅钢片强度等原因,转子铁心圆周表面有时又不能冲太多的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在保证冲片机械强度合格条件下,增加转子绕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调节范围的绕线式转子线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绕线式转子线圈结构,包括相叠的转子冲片体,所述转子冲片体上冲制有半闭弧形槽口和方形槽底,所述半闭弧形槽口和方形槽底组成的槽内的上、下层同时嵌放2~3根转子绕组导条。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半闭弧形槽口的开口大小为只能满足同时将一个转子绕组导条嵌入槽内。
以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槽内并排成列的转子绕组导条是相互独立串联的有效导体元件边,或者是同一有效导体元件边的并排型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作用效果明显;在不改变结构材料的情况下,在保证硅钢片强度合格条件下,通过增加转子绕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的调节范围,改善了电机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性能。弧形槽开口小,只留出将一个导体元件嵌入的空间,可以减少铁心表面损耗和齿内脉振损耗,并使有效气隙长度减小,功率因数得到改善。根据转子线圈成型难度,可以将一根导体等效成两根、三根并排的导体,在不改变电机电磁特性的条件下,降低了线圈成型的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叠的转子冲片体1,转子冲片体1上冲制有半闭弧形槽口2和方形槽底4。如图2所示,其中半闭弧形槽口2的开口只留出将一个转子绕组导条3嵌入槽内的空间。半闭弧形槽口2和方形槽底4组成的槽内上、下层各有两至三列转子绕组导条3。本实施例中为两列。槽内并排成列的转子绕组导条3可以是相互独立串联的有效导体元件边,也可以是同一有效导体元件边的并排型式。
工作原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转子冲片体1的半闭弧形槽口2开口只留出将一个导体元件嵌入槽内的空间,可以减少铁心表面损耗和齿内脉振损耗,并使有效气隙长度减小,功率因数因而得到改善;槽内转子绕组导条3装配时,可一根根分别通过槽口嵌入槽内。槽内同时具有二根或三根并排成列的转子绕组导条3,一方面使得转子冲片体1槽数减少,转子冲片齿部宽度增加,在保证硅钢片机械强度得以保证的条件下,增加了转子绕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的调节范围;另一方面减小转子绕组导条3的外形尺寸,降低了转子线圈成型的工艺难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边形六相半波整流桥组发电电焊两用机
- 下一篇:汽轮发电机定子压圈的焊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