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尘化智能排料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9452.5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杨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飞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D88/28;B65D90/48;B65D90/54;B65D90/66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尘化 智能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转载排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尘化智能排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破碎生产线、冶金企业的烧结厂和球团厂的最终产品一般都是先储存在底部设有卸料漏斗的料仓里,此卸料漏斗的底端安装有插板式的卸料闸门,在此卸料闸门的下方均设有转运运输设备(机动车)行走通道。装车、卸料时,拉开卸料闸门的插板,直接将矿料撒卸到机动车的货箱内,由于这类产品均含有大量的粉尘、卸料漏斗及卸料闸门与运输汽车或机车的货箱之间均有一段距离,因此在卸料、转运、转载这类产品的过程中,周围环境中弥漫着大量的粉尘,无论是对岗位工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机电设备的运转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危害,目前的除尘工艺大都是由扑尘、收集、净化、尘气分离、排尘等工艺环节组成。这些除尘方法对于上述工作环境来说,只能是减轻污染,降低粉尘,不能彻底根治粉尘的散发及污染,而且除尘工艺流程较长,维护精度要求很高,极大地影响除尘效果。同时治理过程的耗能也很高,维护工作量也很大,其除尘的效果也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尘化智能排料设备,使带有大量粉尘的物料在卸料装车过程中,无粉尘散发,节能,环保,而且卸料、装车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无尘化智能排料设备,包括设在料仓上的卸料漏斗设在此卸料漏斗下部的卸料闸门,此卸料闸门由闸门支架、闸门本体、插板、出料口和闸门油缸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漏斗的底部与一个提升机构相连接,此提升机构上设有主控标尺装置,所述的闸门支架上设有闸门控制装置,所述的闸门本体上设有四套伸缩节微提机构,所述的出料口与一个伸缩节组件相连接,
所述的伸缩节组件由与所述的卸料闸门上的出料口相连接的伸缩Ⅵ节,与此伸缩Ⅵ节滑动连接的伸缩Ⅴ节,与此伸缩Ⅴ节滑动连接的伸缩Ⅳ节,与此伸缩Ⅳ节滑动连接的伸缩Ⅲ节,与此伸缩Ⅲ节滑动连接的伸缩Ⅱ节,与此伸缩Ⅱ节滑动连接的伸缩Ⅰ节所组成,所述的伸缩Ⅰ节中部对称设有溜料口,此溜料口与料位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伸缩Ⅰ节的上部对称设有插孔,此插孔与伸缩节锁紧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卸料闸门、提升机构和四套伸缩节微提机构均与一个液压动力机构相连接,此液压动力机构、主控标尺装置、闸门控制装置和料位门机构与一个PLC自控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提升机构由与所述的卸料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框架,设在此框架上的两条导轨,与此两条导轨滚动连接的滑移小车,设在此滑移小车右端的两对动滑轮,设在所述框架左端的上表面的两对定滑轮和设在所述框架下表面的两个Ⅰ导向轮,设在所述闸门本体上的两个Ⅱ导向轮,分别与所述的两对动滑轮、两对定滑轮、两个Ⅰ导向轮和两个Ⅱ导向轮啮合连接的四根钢丝绳,分别与此四根钢丝绳的下端固定连接的吊耳组件,一端与所述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移小车铰接的提升油缸,分别设在所述两对定滑轮的侧面、且固定在框架两侧上的N传感器和O传感器所组成,所述的四根钢丝绳的上端均与滑移小车相连接,所述的吊耳组件分别与所述的伸缩Ⅰ节的底部外表面相连接,可达到伸缩节组件的提升高度与提升油缸伸出长度的比例3:1的效果,所述的两对定滑轮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的N传感器和O传感器相接近的感应头,所述的N传感器和O传感器与所述的PLC自控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主控标尺装置由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标尺固定板,设在此标尺固定板上的标尺滑道,与此标尺滑道滑动连接的标尺滑块,一端与此标尺滑块相连接的滑杆,设在所述的标尺滑块上的传感器感应件,自左向右依次设在所述的标尺固定板上的A传感器、B传感器、C传感器、D传感器、E传感器、F传感器和G传感器所组成,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滑移小车相连接,所述的A传感器、B传感器、C传感器、D传感器、E传感器、F传感器和G传感器均与所述的PLC自控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A传感器为提升油缸的始端(伸缩节组件终端)传感器,所述的B传感器、C传感器、E传感器和F传感器为显示伸缩节组件中各个伸缩节工作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的D传感器为待定(备用)传感器,所述的G传感器3-10为提升油缸的终端(伸缩节组件始端)传感器。
所述的闸门控制装置由设在闸门支架上的支承板,设在此支承板上的P传感器、Q传感器,设在所述的闸门油缸上伸缩杆头部的感应块所组成,所述的P传感器、Q传感器均与所述的PLC自控系统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飞,未经杨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