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芯快速定位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9301.X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蒋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王璐瑶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定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芯快速定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缆接插件是一种针孔接触的电缆接插件。这种针孔接插件首先要求实现电连接的两个部件不能在机械上直接连接,而是通过电缆接插件之间的电缆实现电连接;其次,要求一定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比如有的电连接器需要进行旋转结合,有的电缆需要捆绑扎结,难以实现机电快速一次性安装;第三,对空间尺寸要求较高,不利于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实施。因此,当小型化的设备无法提供足够的机电安装操作空间时,就提出了机电同时安装的需要,以减小设备总体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很好满足设备小型化要求,在机械安装的同时实现电连接,无需额外电缆接插件空间的单芯快速定位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芯快速定位电连接器,包括内部组件和外部组件。所述内部组件包括内绝缘盘和设在内绝缘盘上的内锥盘孔;内锥盘孔的锥孔为有一定锥度的斜孔,内锥盘孔的锥孔壁上设有长孔,内部组件的电导线与内锥盘孔连接。所述外部组件包括外绝缘盘、外顶盘、外绝缘套、顶柱、压缩弹簧和外顶锥(外顶锥包括锥体和锥头);外顶盘置于外绝缘盘上,外绝缘套和顶柱置于外顶盘上,压缩弹簧套在顶柱上,顶柱和压缩弹簧伸到外顶锥的锥体的孔里面,外绝缘套将外顶锥的锥体部分罩在其中,外顶锥的锥头为锥度与内锥盘孔的锥孔锥度一致的斜轴,外部组件的电导线穿过外绝缘盘、外顶盘和顶柱上开设的小孔与外顶锥连接。内锥盘孔的锥孔与外顶锥的锥头之间通过斜孔与斜轴的插入配合使用实现紧密接触。
所述内绝缘盘用非金属加工,能够有效地作为绝缘体。所述内锥盘孔的锥孔有一定锥度,可供外顶锥的锥头插入;由于内锥盘孔的锥孔和外顶锥的锥头之间为锥面接触,能够方便地使外顶锥的锥头顶进内锥盘孔的锥孔中。所述内锥盘孔的锥孔壁上设有的长孔可以是4个,内锥盘孔的锥孔壁上的开槽结构,使得内锥盘孔的锥孔具备一定的弹性,可实现内锥盘孔的锥孔在一定程度上的涨开;当外顶锥的锥头与内锥盘孔的锥孔接触配合时,锥孔的弹性力使得二者紧密接触,确保电连接的可靠。
所述外绝缘盘用非金属加工,能够有效地作为绝缘体。所述外绝缘套用非金属加工,罩在外顶锥的锥体外,起电绝缘的作用。所述外顶锥的锥头的锥度与内锥盘孔的锥孔的锥度一致,能插入并涨开内锥盘孔的锥孔,实现外顶锥与内锥盘孔的紧密接触,靠涨紧力确保外顶锥与内锥盘孔之间可靠的电接触。所述顶柱能承受一定的外顶锥的反作用力,同时为压缩弹簧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导向。所述压缩弹簧能给外顶锥一定的支撑向上顶的作用力,同时有一定的调节量,如果插入时,外顶锥的轴心线和内锥盘孔的轴心线未完全对齐,那么在压缩弹簧的调节下,外顶锥可在小范围内自动调节位置,实现外顶锥和内锥盘孔的自动对齐,实现安全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外顶锥的锥头插入内锥盘孔的锥孔中实现外部组件和内部组件的机械连接。同时,由于外部组件的电导线与外顶锥连接,内部组件的电导线与内锥盘孔连接,因此外顶锥和内锥盘孔的紧密接触也就在机械连接的同时实现了电连接,实现了内部组件和外部组件的电流通路。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需要实现快速机电连接的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机械连接的同时实现电连接,无需预留额外的电缆接插件空间,尤其有利于减小沿电连接方向的尺寸,能很好满足设备小型化需求;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置自适应调整,结构小巧紧凑,易于加工、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薄型发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薄型发光板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内绝缘盘 2内锥盘孔
3外顶锥 4外绝缘套
5压缩弹簧 6外顶盘
7外绝缘盘 8顶柱
9长孔 10电导线
11锥头 12锥体
13箱体 14电缆插座
15发光光源板 16联结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