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7796.2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克良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固式 垃圾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固定在墙壁上的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人类活动的室内场所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为环境整洁,需要对这些垃圾进行收集。现有的垃圾收集装置主要为摆放在室内的垃圾筒,但垃圾筒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缺陷,垃圾筒只是随意摆放在地面上,一方面它的稳定性差,稍有不慎会被碰翻而使垃圾散落出来,另一方面它也占用了室内的空间,这不利室内空间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它的使用稳定性好,所占室内空间小。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固定件和开合件,固定件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开合件为凹面体,开合件上的凹面朝向固定件,开合件铰接在固定件上;在开合件和固定件之间设有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位于开合件和固定件两者铰接点的相对一侧。所述的扣接结构用于固定垃圾袋的口部,当开合件张开时,会带动垃圾袋的口部张开,以便往垃圾袋内投放垃圾。当开合件与固定件闭合时,同时会使垃圾袋的口部闭合。本垃圾收集装置中,扣接结构与所述的铰接点之间用于盛放垃圾袋的主体,开合件的凹面能够满足装盛有垃圾的垃圾袋的空间需求。开合件与固定件闭合时,为使两者之间的闭合稳定性,可以通过在所述的铰接点处设置有弹性件,或者在开合件与固定件之间设置可脱卸的扣接结构。
在固定件上与开合件相铰接的位置处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作用在开合件上。
在开合件铰接点的外侧设有斜向伸出的踏板,该踏板与开合件连为一体,所述的弹性件作用在踏板上。
所述弹性件为板式曲状簧片,簧片顶压在踏板的内表面上。
所述踏板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凹凸结构。
在固定件上设有斜向伸出的固定板,所述的弹性件固连在固定板上。
所述固定件为框式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为固连在固定件上的若干呈L形的固定片。
在固定件上套接有联接块,联接块上螺纹连接有可顶压在固定件上的限位螺钉,在联接块上设有联接柱,联接柱间隙地插接在固定件上所设的插孔内。
所述的扣接结构为若干固连在固定件和开合件上的扣接柱,扣接柱的外端部设有球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能够固定在墙壁上,在使用过程中,它具有良好的位置稳定性,不易出现因翻倒而使垃圾散落的现象。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固定在墙壁上,也不会占用室内过多的空间,从而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通过在开合件的外表面刷一些图案,可以美化室内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的左视图。
图2是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中固定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中固定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中,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包括固定件1和开合件10,固定件1和开合件10铰接在一起,在与两者相铰接位置相对的一侧设人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位于开合件10和固定件1之间。
所述的固定件1为框式结构,从而有利节省用料量,减小垃圾收集装置重量。在框式固定件1两侧分别固连有两个呈L形的固定片4,固定片4上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用于穿过紧固螺钉,紧固螺钉与墙壁固定连接后即可实现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固定在墙壁上。
在固定件1与开合作10相铰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联接块5,这两个联接块5在固定件1上间隔设置。两个固定件1的两相对外侧面上分别水平设置有联接柱2,这两个联接柱2间隙地插接在开合件10上所设的两个插孔内。联接块5是间隙地套接在框式的固定件1的底侧边上的,在联接块5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6,限位螺钉6穿透联接块5,限位螺钉6的内端可顶压在固定件1的表面上。这样,在松开限位螺钉6时,可以使联接块5在固定件1上滑动,从而可以使开合件10与固定件1相脱离,这方便了本壁固式垃圾收集装置装配到墙壁上。
在固定件1上固定有固定板7,固定板7位于上述两个联接块5之间,固定板7向着开合件10斜向伸出。在固定板7上固定有弹性件,弹性件为板式曲状簧片8,簧片8作用在开合件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克良,未经黄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叉车的葫芦起重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可折叠脚踏板的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