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水分离回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7363.7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林;李玉魁;安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40 | 分类号: | E21B4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离回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气水分离回注器,尤其有关于一种煤层气井用的气水分离回注器。
背景技术
在国际能源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诱人。现有煤层气的开发生产中,大多采用垂直井或定向井技术来开采原属储层中的煤层气资源,具体是从地面钻井到目标煤层,使井中附近煤层中主要吸附在煤基质颗粒的表面、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煤层气,通过自然压力差或主要通过人工排采对煤层段制造压差而使煤层段气、水直接流向井筒内而被抽取。对煤层段制造压差通常采用排水降压法,将煤层中的液体排出,使储层的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煤层气便从煤层质微孔隙内表面解吸出来。
但是,现有部分井煤层为弱含水层,煤层中的产水量较低,当通过泵体对煤层中的液体进行抽吸时,液体在生产管柱内的流速较慢,其携带煤粉的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液体中的煤粉沉淀于泵筒及固定凡尔球周围而形成卡泵的现象;另外,煤层生产初期供液能力强,随着抽排时间的延长,储层供水量逐渐降低,井下液体中的煤粉比重越来越大,井下液体粘度也会增大,不利于向外排水并对泵体运行的畅通造成影响甚至卡泵损坏。一旦出现卡泵或泵体损坏,就无法继续开采,需要动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修井检泵处理,每次检修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一次费用就高达五万元,增加了生产成本。更严重的是,由于停止开采煤层气,将导致井底液面恢复,煤层压力升高,如果高于煤层解析压力煤层气将不再解吸,在检修完毕后,对煤层继续进行开采时,又需要再次对煤层进行排水降压的工作,不仅延误工期,而且煤层在反复升压、降压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不利于煤层气的持续开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回注器,该回注器可以将从煤层中抽取的混合液体进行气水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液体回注至井内形成大排量循环系统,提高煤层中的含水量,加快液体流速及其对煤粉的携带能力,避免因煤粉沉积所导致的卡泵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对煤层气的持续采集,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回注器,所述回注器包括:
罐体,其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混合液注入口,所述罐体的中部设有液体回注口,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分离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混合液注入口与液体回注口之间,所述分离部件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通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阀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排污阀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内固定有连接架,所述分离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混合液注入口深入所述容置空间,并位于所述连接架的正上方。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的中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所述液体排出口的外侧端分为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作为所述液体回注口,另一个出口作为产水出口连接排水池。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液注入口、所述液体排出口及所述液体回注口处分别设置有入口阀门、外排阀门及回注阀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部件呈圆锥伞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安全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气水分离回注器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气水分离回注器,可对从煤层中抽取的混合液体进行气水分离,确保排放水杂质含量达标;另外,该回注器具有与井筒连通的液体回注口,当混合液体通过该气水分离回注器进行分离后,分离后的液体可通过该液体回注口流入井内,回注器与井筒形成大排量的循环通道,补充井筒内水量,可提高抽排强度,提高了混合液体在生产管道内的流速及其对煤粉的携带能力,避免因煤粉沉淀导致的卡泵现象的发生,减少或无需进行因煤粉卡泵导致的修井作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煤层气得以持续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避免因井下维修导致的煤层重复升压、降压的过程,保护煤层不受伤害。
二、本实用新型的气水分离回注器,在回注器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分离部件,分离部件大体呈圆锥伞状结构,混合液注入口位于分离部件的上方,当混合液体流入该回注器内时,混合液体可沿圆锥形分离部件的上表面自顶部向下分散流动,混合液体被充分的散开,便于气水分离;另外,分离部件与回注器的容置空间侧壁之间设有通道,混合液体顺着该通道一点一点贴靠着容置空间的侧壁流入底部,可防止因混合液体的大排量流进导致的液体翻腾影响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