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控排水阀开关拉钩盒安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7030.4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4 | 分类号: | E03D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控排 水阀 开关 拉钩 安装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控排水阀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与其开关拉钩盒安装固定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控排水阀开关是由按钮控制枢设在拉钩盒内的拉钩转动一定角度,使固定在拉钩上的拉线随拉钩的转动而拉曳排水阀内部零件,控制封水片开启,从而实现排水。
通常,拉钩盒是直接固定在按钮的下方。对于带支撑架的排水阀而言,拉钩盒一般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在按钮的下方;对于不带支撑架的排水阀而言,拉钩盒一般采用卡槽配合固定在按钮的下方。所以,现有的拉钩盒与按钮之间固定方式唯一,不具有通用性,无法同时用于带支撑架和不带支撑架的排水阀。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拉钩盒安装固定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控排水阀开关拉钩盒安装固定装置,以提供多种固定方式,同时适用于带支撑架和不带支撑架的排水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线控排水阀开关拉钩盒安装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拉钩盒和按钮之间的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扣合在一起,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分别借助转轴枢接在拉钩盒的上方,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还形成相互啮合的齿轮,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上段内壁形成供与按钮下方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外侧形成供与按钮下方卡槽配合的卡垣,当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绕转轴向上转时形成完整内螺纹与按钮下方外螺纹配合连接,当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绕转轴向下转时形成一圈卡垣与按钮下方卡槽配合连接。
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分别形成一组轴孔,拉钩盒的上方则对应形成两组转轴,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借助转轴穿过对应的轴孔枢接在拉钩盒的上方。
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分别形成一组轴孔,拉钩盒的上方则对应形成两组轴孔,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借助转轴穿过对应的轴孔枢接在拉钩盒的上方。
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上段形成供滑块固定的卡沟。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拉钩盒和按钮之间,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别枢接在拉钩盒上。对于带支撑架的排水阀而言,将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绕转轴向上转,使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上段内壁形成完整的内螺纹,借助此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令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连接在按钮的下方,由此实现拉钩盒与按钮下方的连接。对于不带支撑架的排水阀而言,将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绕转轴向下转,使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下段外侧形成一圈卡垣,借助此卡垣与卡槽配合,令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连接在按钮的下方,由此实现拉钩盒与按钮下方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拉钩盒与按钮之间固定方式有可以选择的两种,产品具有通用性,同时适用于带支撑架和不带支撑架的排水阀。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的运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的运用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的运用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配合排水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配合排水阀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一配合排水阀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的运用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的运用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的运用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配合排水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配合排水阀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二配合排水阀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拉钩盒1
按钮2 外螺纹21 卡槽22
左固定座3 轴孔31 齿轮32
内螺纹33 卡垣34 卡沟35
右固定座4 轴孔41 齿轮42
内螺纹43 卡垣44 卡沟45
转轴5
滑块6
排水阀7 支撑架71
排水阀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废水压力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路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