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头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6176.7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谈昆伦;陈亚飞;陈龙;谈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13/00 | 分类号: | D02H13/00;D02H13/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3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纱线退绕的盘头架。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盘头架,尤其是使用一种具有张力调节装置的盘头架,在织物的生产过程中,缠绕在盘头上的纱线开卷后,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将其张力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然后可通过牵引装置输送到纺织机械例如经编机的编织机构进行编织,这种采用张力调节装置的盘头架生产出的织物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因而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75733.2的公开说明书中披露了一种具有张力调节装置的盘头架,其包括机架、盘头、摆动辊、固定辊、刹车轱、刹车带、弹簧、两个摆臂、转臂,所述盘头轴向两端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所述各摆臂纵向一端铰接于机架上,所述摆动辊轴向两端可转动地设于两摆臂非铰接端且其轴线与盘头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辊轴向两端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且其轴线与盘头的轴线平行,所述刹车轱设于盘头轴向一端且其上设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刹车带中部绕设于该凹槽上,刹车带的两端交叉后分别固设于机架及摆臂非铰接部分,转臂固设于摆臂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转臂及机架上用于张紧刹车带。这种盘头架的可调张力弹簧组件包括设置在转臂上的丝杆,丝杆上设有与其螺纹螺合的滑块,张力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滑块上,丝杆轴向一端设有张力调节旋钮;另外,该盘头架还另设一套用于调节刹车带预紧力的调节装置。可见,这种盘头架虽然能将纱线张力保持在恒定值附近,但其所使用的零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加工及维修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也能进行调节的盘头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盘头架,它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盘头以及导纱框,导纱框设在盘头侧下方一端活动连接在框架上,导纱框另一端设有若干轴,并且在端部设有配重块,一条拉力绳绕在盘头上,拉力绳的一端固定在导纱框上,另一端设在轴上。
通过调节拉力绳一端在不同轴上的位置来对盘头进行张力调节。
所述的盘头通过盘头轴设于框架内,盘头与盘头轴之间设有尼龙圈,盘头轴两侧通过轴承座设在框架内,框架与盘头之间设有隔套。
所述的导纱框包括长导纱棒以及两根拉杆,长导纱棒设于框架上,两根拉杆分别设在长导纱棒的两端并与框架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的轴设于两根拉杆端部之间。
所述的框架下设有地脚板。
所述的框架内设有导梁,导梁上设有固定座。
所述的盘头设有六个,六个盘头成两列设在框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方便,加工维修极为方便,且张力调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盘头架,它包括框架1,框架1内设有盘头8以及导纱框5,导纱框设在盘头8侧下方一端活动连接在框架1上,导纱框另一端设有若干轴4,并且在端部设有配重块15,一条拉力绳18绕在盘头上,拉力绳18的一端固定在导纱框上,另一端设在轴4上。
通过调节拉力绳18一端在不同轴4上的位置,使拉力绳所拉的导纱框以及配重块的重力来对盘头进行张力调节。
所述的盘头8通过盘头轴10设于框架1内,盘头8与盘头轴10之间设有尼龙圈9,盘头轴10两侧通过轴承座设在框架内,轴承座包括左轴承座12与右轴承座11,框架1与盘头8之间设有隔套13。
所述的导纱框包括长导纱棒6以及两根拉杆5,长导纱棒6设于框架1上,两根拉杆5分别设在长导纱棒6的两端并与框架1之间设有隔圈7,所述的轴4设于两根拉杆5端部之间,有三根轴4
所述的框架1下设有地脚板14。
所述的框架1内设有导梁19,导梁19上设有固定座3。
所述的盘头8设有六个,六个盘头8成两列设在框架内,每列3个盘头。
框架1上在盘头的两侧还设有弯钩17,弯钩用于换盘头时将拉力绳挂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气保护的铜及铜合金铸锭装置
- 下一篇:电动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