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3233.6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静心园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0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制气 液体 逆流 水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特指一种有效防制水沟内部的气(液)体逸出以及预防蚊虫由水沟盖飞出的水沟盖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道路上专门用来覆盖水沟或下水道的水沟盖,依其典型结构可区分为二种,一种是排水式水沟盖10(如图1所示),用以排除道路积水,另一种是不具备排积水功效的封闭式水沟盖(图中未示),仅用来覆盖封闭水沟通道,避免路人或机车骑士意外摔入水沟或是下水道,其中,具有排除积水功效的排水式水沟盖10主要是在其表面平均地设有数个狭长的排水孔11,用以将路面积水可迅速地排至水沟或下水道内。
然,前述的排水式水沟盖,虽可达到快速排除道路积水的功效,却有相当需要改良之处,其原因在于:排水式水沟盖10表面虽设有数个排水孔11,相对地,也提供了水沟内的臭味逸出及蚊虫飞出的途径,严重影响外部环境卫生,若,将此改用封闭式水沟盖,则面临无法排除积水的窘境。
为此,业界研发出一种改良排水式水沟盖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86245号『水沟盖之改良』),见图2所示,该水沟盖10’同时具备封闭式水沟盖及开放式水沟盖的优点,该案主要是利用一环保材料直接填充在传统水沟盖的排水孔11’内,达到防制臭气逸出以及蚊虫窜出的目的,该环保材料12’内部具有可供积水单向渗入的间隙,积水系透过渗入该等间隙而排入水沟或下水道内。
上述结构,虽可有效地防制臭味及蚊虫窜出,单靠环保材料12’内部所形成的间隙,使路面积水渗入该间隙而流入水沟或下水道内的方式,易因积水渗入速度过慢,路面亦会产生严重积(淹)水,尤其是夏季午后的雷阵雨,总是 又快又急,若不使用排水较为畅通且快速的排水孔排水,实在无法快速排除路面积水,前述结构,实为不甚理想的设计。
为此,如何令水沟盖具备高排水量,并兼具有效防制臭气及蚊虫逸(窜)出而维持环境卫生,乃为本实用新型所钻研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一种可有效防制水沟内部的气(液)体逸出以及预防蚊虫由水沟盖飞出的水沟盖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该水沟盖分为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该下半部设有至少一开口,其特点是:所述水沟盖下半部的开口周围设有至少一控制开口关闭及开启的单向闸门,该水沟盖下半部的底面为具有一倾斜角度的倾斜面。
其中该水沟盖的上半部设有至少一排水栅栏,该排水栅栏与该水沟盖的下半部互为相通。
其中该水沟盖下半部的底面为具有一倾斜角度的倾斜面,可利用该倾斜角度来导引水随着该倾斜角度流动而导引推开该单向闸门开启该开口而将水排入。
其中该单向闸门最好设在该下半部底面的倾斜角尽头处。
如此,当该单向闸门自然状态时,该闸门依自身重力封闭该水沟盖下半部所设的开口,以防制下水道的气体或液体由下半部的开口逸出,而当水由该上半部排水栅栏流入时,推动单向闸门将开口开启将积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排水式水沟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已知改良式排水式水沟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该单向闸门为自然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制气液体逆流的水沟盖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该单向闸门为受力开启状态。
标号说明:
排水式水沟盖10 水沟盖10’
排水孔11 排水孔11’
环保材料12’ 水沟盖20
内部壁面201 外部壁面202
耳部203 排水栅栏21
开口22 单向闸门23
倾斜面231 倾斜角度θ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余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加以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沟盖并不限定必须为何种造型形状,可为常见路上的长方形、圆形甚至多边形造型等等,而本实用新型的水沟盖可用来覆盖水沟的排水孔或是下水道的人孔等等,为便于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仅以水沟的排水孔为例来加以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仅能用在排水孔,于此先行述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静心园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静心园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套管扶正台
- 下一篇:冲击电流金属面接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