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2499.9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端增;高晗璎;周美兰;李喜平;王玉龙;王吉涛;王旭峰;宋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H02P27/06;H02P6/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7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永磁 同步电动机 驱动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驱动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驱动控制器,电气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要使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驱动电机应具有调速范围宽、启动转矩大、体积小和效率高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以TI公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A为核心,实现数字式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产生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波等。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其组成包括:油门、档位,所述的油门和所述的档位同时连接主控制器,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连接变速器和减速器,所述的变速器和所述的减速器连接车轮。
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连接蓄电池、传感器和驱动器主电路,所述的驱动器主电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所述的驱动器主电路连接传感器。
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所述的油门与所述的档位与所述的主控制器组成控制及保护单元;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内部各组件组成功率驱动及主电路;所述的变速器与所述的减速器与所述的车轮组成反馈单元。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矢量控制策略实现定子绕组电流直、交轴分量的解耦, 通过对直、交轴电流的控制,以得到和直流有刷电机相似的特性,使电机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策略,充分地利用凸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阻转矩,在电机输出电磁转矩相同的前提下使电机定子绕组电流最小,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SVPWM控制策略提高了蓄电池的利用率,提高了驱动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同时,控制器具有完备的保护功能,保证了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4.本实用新型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策略以提高蓄电池的电压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调速范围。
5.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功率IGBT逆变电路(集成式智能功率模块IPM)实现功率驱动及主电路。控制单元与大功率IGBT逆变电路的接口采用光耦HCPL4504进行隔离,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6.本实用新型采用差分处理芯片DS3487进行位置信号处理,每一路信号处理为两路差分型式的位置信号,在控制器侧由接收芯片DS3486进行接收,并将处理结果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A的捕获口。电机侧定子绕组电流ia、ib经过电流采样(由磁平衡式电流霍尔传感器实现),实现了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整体硬件框图。
附图3是位置信号差分接收处理电路图。
附图4是电流检测电路图。
附图5是主电路、驱动及保护电路图。
附图6是主电路充电软起动电路图。
附图7是主程序流程图。
附图8是定时器T1中断服务子程序图。
附图9是转速调节子程序图。
附图10 是PDPINTA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其组成包括:油门1、档位2,所述的油门1和所述的档位2同时连接主控制器3,所述的主控制器3连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4,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4连接变速器5和减速器6,所述的变速器5和所述的减速器6连接车轮7。
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4包括控制器8,所述的控制器8连接蓄电池9、传感器10和驱动器主电路11,所述的驱动器主电路11连接永磁同步电机12,所述的驱动器主电路11连接传感器10。
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器,所述的油门与所述的档位与所述的主控制器组成控制及保护单元;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内部各组件组成功率驱动及主电路;所述的变速器与所述的减速器与所述的车轮组成反馈单元。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2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