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碳纤维发热垫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0420.9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海山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碳纤维 发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碳纤维发热垫组件,具有发热均匀、经久耐用、外观小巧、携带方便等特点。
背景技术
目前,碳纤维电热垫通常设计成发热丝平行或网状排列的方形结构,以达到均匀发热的目的。而圆形发热组件由于本身形状的特殊性,很难达到均匀发热的效果。但实际应用中对圆形发热垫的需求却普遍存在着,尤其作为小型电热坐垫或脚垫使用时具有方便、节能和美观的功效,因而设计一款发热均匀的圆形电热垫组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圆形碳纤维发热垫组件,尤其适用于直径10~50cm的小型电热垫中使用,通过碳纤维发热丝的线性和圆形交替排列实现整个圆面的均匀发热,具有热效率高、经久耐用、环保节能、小巧美观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发热元件设计为一部分碳纤维发热丝由圆形内圈至外圈辐射状直线排列一周,并为等圆心角排列,相邻两根发热丝间距为圆心角3°~10°,如此形成多个扇形传热面,为解决扇形传热面由圆心向边缘面积渐大,发热渐弱的缺点;另一部分碳纤维由圆垫内圈向外圈方向以渐密方式圆形排列,补偿圆垫外围发热渐少的缺点,从而达到均匀散热的效果,并与线形碳纤维交叉形成稳定网格,根据发热垫直径大小,设定圆形发热丝数量为5~15圈。连接电源输入输出端的两根金属导线分别设置在发热元件的内圈与最外圈,通过导电紧固卡连接低压可调电源。发热组件表面浇注耐高温绝缘层,安全保护发热丝结构,并使网格结构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征:圆形结构,适用于一些场合的小型电热垫中,具有小巧美观、节能环保的特点;碳纤维发热丝形成线形与圆形交叉排列的网格结构,形状稳定不易偏移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根据扇形传热面特点,设计间隔渐密的圆形发热丝补偿外围的发热不足,达到整个圆面的均匀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圆形碳纤维发热垫组件包括:线形碳纤维发热丝(1)、圆形碳纤维发热丝(2)、金属导线(3),导电紧固卡(4),低压可调电源(5),以及耐高温绝缘层(6)共同组成。线形碳纤维发热丝(1)由圆形内圈至外圈辐射状直线排列一周,并为等圆心角排列,相邻两根发热丝间距为圆心角3°~10°。圆形碳纤维发热丝(2)由圆垫内圈向外圈方向以渐密方式排列,与线形碳纤维发热丝(1)交叉形成网格,根据发热垫直径大小,设定发热丝数量为5~15圈。连接电源输入输出端的两根金属导线(3)分别设置在发热元件的内圈与最外圈,通过导电紧固卡(4)连接低压可调电源(5),发热结构表面浇注耐高温绝缘层,用作电热垫具有热效率高、经久耐用、环保节能、小巧美观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直径10~50cm的小型电热垫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山,未经朱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0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