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连接器接头的插座结构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8980.0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弼;刘遵五;郭惠绮;陈宏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39;H01R13/648;G06F1/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连接器 接头 插座 结构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一连接器接头的插座结构,尤指一种用以连接一连接器接头,且可减少电子装置的机壳厚度的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外观开始迈向轻薄短小的外观设计趋势,以常见的笔记本电脑为例子,各家厂商开始主打薄型笔记本电脑,然而受限于笔记本电脑机壳内所设置的电子组件的尺寸,例如用以容置连接连接器接头的插座结构,机壳的厚度有一定的限制。举例来说,通用串行总线(USB)插槽是所有笔记本电脑皆不可缺少的配备之一。为了带给使用者一种笔记本电脑具有轻薄壳体的视觉感受,传统的薄型笔记本电脑的上盖与下盖的边缘设计为扁平锐利造型,其边缘的厚度小于通用串行总线的插槽尺寸,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可随使用者需求而调整其尺寸厚度的插座结构即为现今电脑产业的重要发展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连接一连接器接头,且可减少电子装置的机壳厚度的插座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连接于一连接器接头的插座结构,其包含有一倒U形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倒U形壳体包含有一开口端以及一底端,该连接器接头经由该开口端插入该容置空间,且该开口端的高度小于该底端的高度。该插座结构另包含有一舌板,其设置于该倒U形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一插座信号端子,其设置于该舌板上,该插座信号端子用来与该连接器接头电性连接以传输信号,以及一下盖,其以可枢转方式连接于该倒U形壳体,且与该倒U形壳体共同包覆该舌板。该下盖于该连接器接头插入该容置空间时受该连接器接头推动以相对该倒U形壳体枢转,以使该连接器接头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与该下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该下盖于该连接器接头未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时沿着接近该倒U形壳体的方向相对该倒U形壳体枢转,藉以与该倒U形壳体共同包覆该舌板。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该下盖在该连接器接头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时受该连接器接头推动,以沿着远离该倒U形壳体的方向相对该倒U形壳体枢转,以使该连接器接头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与该下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该插座结构另包含有一弹片,其设置于该倒U形壳体与该下盖之间,该弹片在该连接器接头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止抵于该连接器接头,以与该舌板共同夹持该连接器接头。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该插座结构另包含有一卡合件,其设置于该倒U形壳体上,该卡合件在该连接器接头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时卡合于该连接器接头的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该插座结构另包含有一金属屏蔽件,其设置于该舌板的一侧,该金属屏蔽件静电屏蔽该舌板上的该插座信号端子。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一种可连接一连接器接头的电子装置,其包含有一外壳,且该外壳的一侧边形成有一开孔。该电子装置另包含一插座结构,其设置于该外壳内。该插座结构用来与该连接器接头间传输信号。该插座结构包含有一倒U形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倒U形壳体包含有一开口端以及一底端,该连接器接头经由该开口端插入该容置空间,且该开口端的高度小于该底端的高度。该插座结构另包含有一舌板,其设置于该倒U形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一插座信号端子,其设置于该舌板上,该插座信号端子与该连接器接头电性连接藉以传输信号、以及一下盖,其以可枢转方式连接于该倒U形壳体,且与该倒U形壳体共同包覆该舌板。该下盖于该连接器接头插入该容置空间时受该连接器接头推动以相对该倒U形壳体枢转,以使该连接器接头容置于该倒U形壳体与该下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揭露该电子装置为一薄型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插座结构的下盖可相对倒U形壳体枢转,藉以调整插座结构的尺寸,故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结构可设置于具有扁平边缘的外壳内,且可依使用者的操作需求而调整插座结构的下盖与倒U形壳体的相对枢转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与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插座结构于开启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电子装置 12 连接器接头
14 外壳 141 开孔
16 保护盖 18 插座结构
20 倒U形壳体 201 容置空间
203 开口端 205 底端
22 舌板 24 插座信号端子
26 下盖 28 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