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燃气连接软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7151.0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仕超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燃气 连接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用具的连接管,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燃气连接软管,主要用于连接室内的燃气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软管全为PVC单层和双层纤维增强软管,缺点是使用时间长佷容易老化变脆起裂口,每一年左右的时间必须更换一次,如时间长不换就会有漏气的危险,如遇火燃烧,燃气软管还不耐高温会燃烧,而且老鼠还很容易咬破燃气软管,在使用燃气软管时,如遇到上述任意一种情况,燃气软管产生漏气都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号“02216061.2”公开了一种用于煤气、天然气表具至管道之间的连接管,其申请日为2002年3月8号,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11月12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焊缝导致煤气中毒和爆炸的人身伤害事故、易腐蚀造成连接管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其由螺母、接头、波纹管所组成,其中波纹管的两端与两接头是一体成型,波纹管与接头连接处无焊缝,两接头分别与两螺母相连接。但该专利技术只是适用于煤气、天然气表具至管道之间的连接,并不能用于燃气用 具与输气管道的连接,因而也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气软管存在的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不锈钢金属燃气软管,由于其生产成本非常高,比PVC软管的价格高几十倍,因而无法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制造安装也不方便,并且和现有的其它燃气软管一样存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燃气软管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燃气连接软管,本实用新型可在一定程序上防止漏气,减少了安全隐患,也可与其它的安全装置结合使用,彻底解决漏气的问题,并且还适用于各种燃气用具的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燃气连接软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为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真空层。
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PVC层。
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真空层上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的长度与管体的长度相同。
所述外层、内层和真空层的厚度均为1—3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管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为中间层,并且中间层为真空层,可在一定程序上防止漏气,减少了安全隐患,也可与其它的安全装置结合使用,彻底解决漏气的问题,并且还适用于各种燃气用具的连接。
二、本实用新型中,内层和外层均为PVC层,与现有的燃气软管相同,易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三、本实用新型中,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真空层上设置有支撑条,长度与管体的长度相同,可防止外层与内层粘结。
四、本实用新型中,外层、内层和真空层的厚度均为1—3mm,不仅保证了连接软管的强度,也便于与关闭阀的连接。
五、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条的厚度与真空层的厚度相同,可保持真空层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气装置结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内层,2、外层,3、真空层,4、密封活动轴,5、真空腔,6、防泄漏室,7、出气通道,8、复位弹簧,9、封闭塞,10、隔离帽,11、密封帽,12、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燃气连接软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层1和外层2,内层1和外层2之间为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真空层3。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方式为,内层1和外层2均为PVC层。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方式为,内层1和外层2之间的真空层3上设置有支撑条12,支撑条12的长度与管体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方式为,外层2、内层1和真空层3的厚度均为1—3mm。
上述优选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管体的结构作出调整,但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与其它的燃气装置结合使用。例如,可与如下燃气装置结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仕超,未经黄仕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7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