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隔离增安型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7070.0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洋;李幸运;杜振坤;金红;甘方熹;张闻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隔 离增安型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隔离增安型接线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增安型接线盒为一个空腔,空腔内分布三个或者多个接线柱,接线柱之间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来满足电气间隙要求。这样的布置,对于更高电压等级、或空气稀薄地区的电机,需要将空腔大大增加以满足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这样使接线盒体积变的庞大。而且传统接线盒内可能因出现意外情况导致三个接线柱之间或者接线柱与接线盒腔体之间产生放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隔离增安型接线盒,尺寸较小、重量较轻,且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相隔离增安型接线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接线端子,在每个接线端子围设有封闭的绝缘腔体,绝缘腔体底部设有绝缘套和接线端子,绝缘腔体下侧面设有电缆定位孔。
所述的接线端子与绝缘套为一体结构,绝缘腔体底部通过单向防脱的卡扣装置与绝缘套连接,所述的单向防脱卡扣装置包括绝缘套外圆周设置的多级卡槽和绝缘腔体底部设置的环形布置的卡头。
所述的绝缘腔体和绝缘套为一体结构,接线端子固定设置在绝缘套中心预留的安装孔内,绝缘腔体的壁上设有泄压塞。
所述的电缆定位孔内设有带孔的电缆密封装置。
所述的绝缘腔体均固定在外周设置的框架上,框架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电缆固定孔。
所述的绝缘腔体外侧设有绝缘板和盖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在相邻两个接线端子直线距离较短的情况下满足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有效减小了接线盒的尺寸和重量,同时极大增强了接线盒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相隔离增安型接线盒,包括盒体1和接线端子3,在每个接线端子3围设有封闭的绝缘腔体9,绝缘腔体9底部设有接线端子3,绝缘腔体9下侧面设有电缆定位孔7。电缆定位孔7内设有带孔的电缆密封装置8。绝缘腔体9均固定在外周设置的框架5上,框架5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电缆固定孔6。绝缘腔体5外侧设有绝缘板12和盖板13。
线路4由出线口14引入后先穿过框架5的电缆固定孔6,然后穿过绝缘腔体9的电缆定位孔7内的电缆密封装置8,然后固定在接线端子3上。
每相的接线部分位于一个绝缘腔体9的腔体中,每个腔体可以设置两个接线口(分别用于电机内部引线和用户电缆)。电机内部引线接口使用内密封圈压紧形式,可设绝缘套和密封圈的形式实现电机内部引线进入腔体或者将绝缘套与腔体设计成一体。绝缘腔体9由绝缘材料制成,腔体内外物理隔离,可实现6kV、10kV等不同电压等级的通用。根据三个接线端子的位置排列需要,绝缘腔体9的腔体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
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3与绝缘套10为一体结构,绝缘腔体5底部通过单向防脱的卡扣装置与绝缘套连接,单向防脱卡扣装置包括绝缘套10外圆周设置的多级卡槽和绝缘腔体9底部设置的环形布置的卡头11,卡头11也起到密封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兼做泄压塞。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绝缘腔体9和绝缘套10为一体结构,接线端子3固定设置在绝缘套10中心预留的安装孔内,绝缘腔体9的壁上设有泄压塞2。每个绝缘腔体9上设置独立的圆形泄压塞2,正常情况下使用合适弹性的非金属塞子来实现防护性能,在极端情况下泄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7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催化合成方式制备丙交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