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雕铣机的卡具快速装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6681.3 | 申请日: | 201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付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峰;付晓光 |
主分类号: | B44B1/06 | 分类号: | B44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雕铣机 卡具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雕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雕铣机的卡具快速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雕铣机尤其是四维雕铣机已被广泛应用于木制及其它立体工艺品的制造,但是,目前雕铣机存在的通病是对工件的装卡设计不够完善,每台雕铣机设备只设单一固定的卡具,不能适应一些相对比较特殊的工件,如超大件、超小件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这些特殊工件在现有雕铣机卡具上进行夹持时就很麻烦甚至无法夹持。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不同卡具的快速更换和装夹,从而满足设备对各种工件进行夹持的雕铣机卡具快速装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
雕铣机的卡具快速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雕铣机的卡具快速装夹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左右卡具装夹头,左卡具装夹头是一个设在雕铣机回转主轴轴端的联轴套,联轴套具有同轴设置的左右套孔,左套孔套设在回转主轴上与回转主轴固定连接,右套孔与左卡具连接,右套孔侧的联轴套由相互扣合的两半圆组成,两半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左套孔侧的联轴套亦由相互扣合的两半圆组成,两半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右卡具装夹头包括莫氏锥孔套、内筒体、外筒体和调节丝杆,外筒体与雕铣机的滑动尾架固定连接,内筒体滑动设于外筒体内并螺纹旋接在调节丝杆上,调节丝杆的尾端设有手轮,莫氏锥孔套可转动设于内筒体的外端侧内孔。
上述结构中,在左卡具装夹头处,右套孔侧的联轴套由相互扣合的两半圆组成,两半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这样螺钉松开时,就可进行左卡具的快速更换,然后固紧螺钉完成左卡具的快速装夹;在右卡具装夹头处,当右卡具对工件进行顶压前,莫氏锥孔套与右卡具的锥柄之间是松脱的,可以快速更换右卡具,当更换右卡具、右卡具对工件进行顶压后,莫氏锥孔套与右卡具的锥柄之间就会因轴向压紧并紧密抱合在一起完成右卡具的快速装夹。所以说,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不同卡具的快速更换和装夹,从而满足设备对各种工件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联轴套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雕铣机的卡具快速装夹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左右卡具装夹头,左卡具装夹头是一个设在雕铣机回转主轴1轴端的联轴套2,联轴套2具有同轴设置的左右套孔,左套孔套接在回转主轴1上,右套孔套接在左卡具3的柱柄上,右套孔侧的联轴套由相互扣合的两半圆组成,两半圆之间通过螺钉20连接,松开螺钉20可将左卡具3从联轴套2上取下,固紧螺钉20可使左卡具3固定在联轴套2上,左套孔侧的联轴套亦由相互扣合的两半圆组成,两半圆之间通过螺钉19连接,松开螺钉19可将联轴套2从回转主轴1上取下,固紧螺钉19可使联轴套2固定在回转主轴1上;所述右卡具装夹头包括莫氏锥孔套5、内筒体7、外筒体8和调节丝杆11,外筒体8与雕铣机的滑动尾架14固定连接,内筒体7滑动设于外筒体8内,螺钉13顶靠在内筒体外圆周设有的导向槽12内防止内筒体7在外筒体8内周向转动,内筒体7螺纹旋接在调节丝杆11上,调节丝杆11的尾端设有手轮10,调节丝杆11通过轴承9可转动设在外筒体8内,内筒体7的左端侧设有内孔,内孔内设有滚珠轴承6和推力轴承18,滚珠轴承6由孔用垫圈15轴向限位,推力轴承18设在滚珠轴承6的外侧,所述莫氏锥孔套5套设在滚珠轴承6的内孔,莫氏锥孔套5的左侧端面外缘贴靠在推力轴承18外端面上,外缘直径小于推力轴承外径,莫氏锥孔套5的右侧端面连接有螺钉17和垫圈16,旋紧螺钉17可使垫圈16紧靠在滚珠轴承6的内端面,从而对莫氏锥孔套5进行轴向固定,右卡具4具有与莫氏锥孔套5的锥孔相匹配的锥柄。
采用上述结构的雕铣机,可以随机配套能满足不同工件夹持要求的多组卡具,在左卡具装夹头处,只要松开连接右套孔侧联轴套两半圆的螺钉20,就可快速更换左卡具3,然后固紧螺钉20完成左卡具3的快速装夹;在右卡具装夹头处,当右卡具4对工件进行顶压前,莫氏锥孔套5与右卡具4的锥柄之间是松脱的,可以快速更换右卡具,当更换右卡具、右卡具对工件进行顶压后,莫氏锥孔套与右卡具的锥柄之间就会因轴向压紧并紧密抱合在一起完成右卡具的快速装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峰;付晓光,未经李海峰;付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电流型传感器测试模块
- 下一篇: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