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75594.6 | 申请日: | 201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0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瑱;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峰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振忠 |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离心 除尘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矿山井下去除作业面环境空气中粉尘的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山井下作业及隧道施工等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场地,大都采用滤网式的除尘装置将含尘空气中的粉尘通过循环过滤形式去除,以此净化作业、施工场地的空气,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该除尘装置主要是通过网孔极小的滤网来过滤含尘空气中的粉尘,但是,因滤网在使用当中会吸附越来越多的粉尘,使得空气循环的阻力越来越大,由此引起风机电机的负荷不断增加,其不仅浪费了能源、影响了除尘效率,而且很容易导致风机电机因工作电流不断增大而被烧毁。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烦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它采用喷雾离心形式去除含尘空气中的粉尘,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空气循环阻力较大、除尘效率较低、能耗较高、风机电机容易烧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包括由喷雾筒、离心筒及风扇筒相互连接组成的风筒,风筒的左、右两端分别有彼此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喷雾筒内安装喷雾装置,离心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离心筒内安装支架,支架上至少安装一个离心叶轮,风扇筒内安装风机,风机由电机和叶轮组成,离心筒外壁上安装外筒,离心筒与外筒之间设有空腔,外筒下端连接水封弯管,水封弯管与空腔相通,呈喇叭状的第一挡水罩连接在离心筒内的右部,第一挡水罩的左端口直径小于右端口直径,第一挡水罩左端口与离心叶轮相对应、右端口与风机相对应;风扇筒内连接设有散热口的护壳,电机安装在护壳内,叶轮设置在护壳外部左侧并与第一挡水罩的右端口相对应,护壳的圆周部分直径分别与离心叶轮的轮毂直径及第一挡水罩左端口直径相等。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风扇筒内的右部连接第二挡水罩,第二挡水罩形状呈喇叭状,第二挡水罩左端口与风机相对应、右端口与出风口相对应。护壳的圆周部分直径分别与离心叶轮的轮毂直径、第一挡水罩左端口直径和第二挡水罩左端口直径相等。风扇筒内的底部设有凹槽,出水管与凹槽连接并相通。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离心筒外壁上连接外筒,离心筒与外筒之间有空腔,污水能在此处集中排放,避免了除尘风机右部各部件的污染,减少了维修量,延长了除尘机的使用寿命。呈喇叭状的第一挡水罩连接在离心筒内的后部,第一挡水罩的左端口直径小于右端口直径,第一挡水罩左端口与离心叶轮相对应、右端口与风机相对应,所以,第一挡水罩能够防止离心过程中的水分被空气携带出去,它有效避免了排出空气湿度过大的问题,故保证了除尘后空气的干燥;
因外筒下端连接有与空腔相通的水封弯管,当风机工作时,由于离心筒内处于负压状态,普通排水管在负压作用下很难将污水顺利排出,所以,水封弯管能够通过其返水弯内的积水来有效封闭负压所产生的气流,以此保证空腔内的污水排出不受影响;
因风扇筒内的后部连接第二挡水罩,第二挡水罩与第一挡水罩形状、构造相同,第二挡水罩左端口与风机相对应、右端口与出风口相对应,所以,第二挡水罩能够进一步防止离心过程中的水分被空气携带出去,进一步避免了排出空气湿度过大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除尘后空气的干燥;
护壳圆周部分的直径分别与离心叶轮的轮毂直径,以及第一挡水罩或第二挡水罩左端口的直径相等,所以,它不仅能够大大减少除尘风机内的空气流动阻力,而且能够节约电能、提高分离效果,并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风扇筒内的底部设置凹槽,出水管与凹槽连接并相通,它能够随时将风扇筒内的水滴汇集到凹槽内后排出,以确保风扇筒内的干燥。
本实用新型靠离心结构去除粉尘,所以功率稳定、电机不会烧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中的左、右是以附图1位置为准。本实用新型喷雾离心式除尘风机为卧式结构,底部设置支撑座,使用时安装在巷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峰,未经郭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5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原子层沉积反应的尾气吸收装置
- 下一篇:新风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