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排水止水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3637.7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E03F5/042 | 分类号: | E03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新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排水 止水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排水止水地漏。
背景技术
现有地漏中多为平板密封盖,且盖板与连杆的连接多靠螺帽拧接的方式,这种平板密封盖容易产生因为生活垃圾滞留导致不能密封,排水时水流冲击面大,导致排水不畅,止水不完全,而靠螺帽拧接盖板连接方式容易发生因为经常在水流冲击下使螺帽松动脱落,导致盖板脱落堵塞下水道,引起翻臭,污水倒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简易的密封良好、结构牢固、防臭防倒灌的快速排水止水地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排水止水地漏,主要由壳体、地漏外筒、出水口挡板、与挡板相连的中心连杆、地漏内筒、上下两个活塞、活塞上固定的磁铁帽组成。所述的地漏外筒下端有锥形出水口,上端与壳体通过卡槽固定,地漏内筒上部与外筒上部一次成型连接,上活塞固定于地漏内筒内,上活塞底端固定有第二磁铁帽,下活塞上端同样固定有第一磁铁帽,第一磁铁帽可以与第二磁铁帽形成异性相吸,下活塞下部成型有固定套杆,成型于出水口挡 板的中心连杆上端成型有颈形卡头,中心连杆通过颈形卡头插于固定套杆内。
所述的出水口挡板两端注塑成45°角的斜面,可以与地漏外筒下端的锥形出水口相贴合,密封良好;
所述的地漏材料采用高强度轻型塑料,易于注塑成型,既保证了使用质量,又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壳体聚水,使得水流完全接触地漏上端,从地漏内、外筒之间全面排水,增大了排水量,加快了排水速度;同时由于磁铁的极性相吸作用,不排水时可以迅速止水,通过挡板斜面与地漏外筒成45°角贴合,密封性能良好,防臭防倒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状态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地漏外筒3上端通过卡槽2固定于壳体1上,用密封胶将边缘密封好。地漏内筒9上部与外筒3上部一次成型连接,地漏内筒9内固定有上活塞12,上活塞底端固定有第二磁铁帽11;上活塞12的下部对应有下活塞13,下活塞13的上端同样固定有第一磁铁帽10,第一磁铁帽10与第二磁铁帽11可以形成异极相吸作用;下活塞下部成型有固定套杆7,成型在出水口挡板5的中心连杆6上端成型有颈形卡头8,中心连杆6通过颈形卡 头8插于固定套杆7内。出水口挡板5与地漏外筒3下端的锥形出水口4成45°角贴合。
工作原理:废水由壳体1聚拢通过地漏外筒3的上端流入,在水的冲击力和重力作用下,出水口挡板5向下移动与地漏外筒3下端锥形出水口4分离,废水就可以通过出水口挡板5与锥形出水口4之间的空隙排入下水道。当水排完后,在上活塞12的第二磁铁帽11与下活塞13的第一磁铁帽10的磁力相互吸引作用下,使得下活塞13向上运动,带动出水口挡水板5上移与锥形出水口4成45°斜面贴合,达到密封止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壳体聚水,使得水流完全接触地漏上端,从地漏内、外筒之间全面排水,增大了排水量,加快了排水速度;同时由于磁铁的极性相吸作用,不排水时可以迅速止水,通过挡板斜面与地漏外筒成45°角贴合,密封性能良好,防臭防倒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3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氯化锗和四氯化硅红外测量用样品池支架
- 下一篇:一种按钮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