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2842.1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尤诚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盟泰励宝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3/04;F21V17/1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涉及一种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LED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属于定向式照明灯具。由于光源隐藏在建筑装饰内部,光源不外露,无眩光,人的视觉效果柔和、均匀,可以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因而广受人们的喜爱。
在现有LED筒灯中,电源驱动组件和光源组件是相分离设置的,彼此之间通过电线相连接,如中国专利第200920061537.3号揭露了一种常见的LED筒灯,其电源驱动组件(即驱动器)与光源组件并非均设于灯罩内,所述电源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灯罩外部并通过电源线与灯罩内部的发光组件相连接,这种电源的分离设计限制了此种灯的使用范围,不能用于一些有严格安全要求的场合。另外,由于所述电源驱动组件(即驱动器)置于所述灯罩外部,很容易受到损坏,如被老鼠咬坏连接线而产生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LED照明灯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安装方便的LED照明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照明灯,包括灯罩、电源驱动组件、光源组件以及固定环,所述电源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灯罩内部,且所述灯罩的内侧壁上设有隔热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驱动组件包括塑胶内套、电子元器件以及塑胶隔热盘,所述塑胶内套与塑胶隔热盘形成一隔热空间,电子元器件安装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被塑胶隔热盘支撑并置于所述隔热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隔热盘设有与所述电路板卡持的内扣合部、支撑所述电路板的支撑部、及与所述塑胶内套扣合的外扣合部,所述塑胶内套上设有与所述外扣合部配合的卡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盘呈锥台形并设有一锥面及一与所述传热板贴合的顶面,所述锥面与灯罩的内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设有一向上凸伸的环形安装壁、自所述安装壁底部向外延伸的边缘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壁上的弹簧夹。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夹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壁的两侧并设有一弹性支撑臂,该弹性支承臂自然状态下倾斜向下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照明灯通过将电源驱动组件设于灯罩内部,大大方便了产品的运输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灯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灯的立体分解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灯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灯塑胶隔热盘的立体放大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ED照明灯传热板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照明灯10,包括灯罩20、电源驱动组件30、光源组件40以及固定环50。定义自上而下方向M。其中灯罩20与固定环50在上下方向上固定组装,电源驱动组件30和光源组件40均位于灯罩20内并分别上下分布。
参图2所示,灯罩20呈筒形,其包括圆形顶面21、自圆形顶面四周沿M方向延伸有圆柱状侧面22、及自圆柱状侧面22的底端向外延伸的锥台形的帽沿23。所述顶面21中心处设有线孔211,该线孔211用于从电源驱动组件30中引出电线外接电源。所述侧面22与所述顶面21相互垂直,且在两者交接处设有弧形面24,该弧形面24连接所述顶面21和所述侧面22。所述帽沿23的底端沿M方向延伸有圆筒形安装壁231,安装壁231上设有安装孔2311。所述灯罩20可通过安装孔2311与固定环50固定连接。所述灯罩20的内侧壁上涂有隔热涂层,如绝缘漆、橡胶漆等,以防止外部热量向灯罩20的内部辐射。
参图2和图3所示,电源驱动组件30包括塑胶内套31、电子元器件32以及塑胶隔热盘33。所述塑胶内套31与塑胶隔热盘33形成一隔热空间,电子元器件32被塑胶隔热盘33支撑且置于所述隔热空间中。
塑胶内套31由斜面部分311和圆筒形部分312组成,圆筒形部分312是由斜面部分311的下端沿M方向延伸而成。
电子元器件32由分离设置的器件组成,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其被焊接在电路板34上构成驱动电路(参图2)。所述电路板34呈水平放置并位于垂直M方向的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盟泰励宝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盟泰励宝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