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风叶式电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1884.3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小敏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F04F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风叶式 电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风叶式电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扇由风扇框架、装设在风扇框架内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旋转连接的风叶组成,为了风扇的安全性,在风扇的出风口上还设有风栅。
然后,风栅上留有多个开口,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小孩的环境使用这种风扇,小孩很容易将手伸入风扇内,导致小孩的手划伤。
因此,亟待一种隐藏风叶式电风扇,从而避免了手等部位碰到风叶而造成破损伤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风叶式电风扇,从而避免了手等部位碰到风叶而造成破损伤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风叶式电风扇,所述隐藏风叶式电风扇包括机身以及前端具有出风口的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与所述机身连通连接,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外壳、风叶以及电机,所述风叶以及所述电机均设于所述机身外壳内,所述风叶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并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风叶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出风装置之间,所述机身外壳的侧壁开有进风口。
所述机身还包括设于所述机身外壳内的支座、电机座以及电机罩,所述电机座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电机罩罩盖于所述电机上。
所述隐藏风叶式电风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底部的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底板、壳体、同步支架、同步转盘、同步电机、开关支架以及滑板, 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支架、同步转盘、同步电机依次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支架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开关支架上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滑板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机身的底部滑动连接。
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出风内壳以及出风外壳,所述出风外壳固定地罩盖于所述出风内壳之外,所述出风内壳与出风外壳之间形成一排风缝隙,所述排风缝隙位于所述出风装置的后端,所述排风缝隙与所述机身相连通,所述排风缝隙朝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出风内壳以及出风外壳均呈中空的环状,相应地,所述排风空隙呈环状。从排风空隙喷出的气流带动出风装置中间的气流从而形成更大面积的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隐藏风叶式电风扇的风叶设于机身外壳内,避免了手等部位碰到风叶而造成破损伤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安全。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风叶式电风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风叶式电风扇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隐藏风叶式电风扇100包括机身10、前端具有出风口21的出风装置20以及摆动装置30。所述出风装置20与所述机身10连通连接;所述摆动装置30连接于所述机身10的底部。以下结合图1以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隐藏风叶式电风扇100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机身10包括机身外壳11、支座12、风叶13、电机座14、电机15以及电机罩16。所述支座12、风叶13、电机座14、电机15以及电机罩16均设于所述机身外壳11内。所述电机座14一端与所述电机1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 支座12连接,所述电机罩16罩盖于所述电机15上。所述风叶13位于所述电机15与所述出风装置20之间,所述风叶13与所述电机15固定连接并由所述电机15驱动旋转,所述机身外壳11的侧壁开有进风口17。
所述出风装置20包括均呈中空的环状的出风内壳22以及出风外壳23。所述出风外壳23固定地罩盖于所述出风内壳22之外。所述出风内壳22与出风外壳23之间形成一环状的排风缝隙(图未示)。所述排风缝隙位于所述出风装置20的后端,所述排风缝隙与所述机身10相连通,所述排风缝隙朝向所述出风口21。
所述摆动装置30包括底板31、壳体32、同步支架33、同步转盘34、同步电机35、开关支架36以及滑板37。所述壳体32与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支架33、同步转盘34、同步电机35依次安装于所述壳体32内;所述开关支架36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所述开关支架36上安装有调节旋钮38;所述滑板37设于所述壳体32的顶部并与所述机身10的底部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小敏,未经邹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轨道交通管理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