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8458.4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超群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焦棱 凸透镜 近视 预防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焦式眼镜,尤其是以树酯浇灌成形镜片毛胚后,依据佩戴者眼球屈光度加工为镜片,再装配于镜框而形成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学童近视不断快速加深,主要原因在于孩子在成长期间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增加而引起,近距离用眼时,眼球的睫状肌会收缩以调节焦距,且外眼肌会内聚以使两眼对准目标,由于睫状肌收缩及外眼肌内聚产生的压力,长时间下来会使眼轴逐渐加长,而使近视度数攀升。
现有技术中通常可以佩戴单焦棱镜式凸透镜阅读眼镜,以消除睫状肌收缩及外眼肌内聚产生的压力,看远时则需要换上另外一支眼镜,这部份较不方便。或是配带传统式双焦老花眼镜,虽然可以同时看近及看远,但这种方式只能克服睫状肌收缩所产生的压力,而无法消除外眼肌内聚产生的压力,因而预防近视的效果不佳。另外,也有双焦式眼镜下加上棱镜的作法,然而,传统的双焦式眼镜的镜片毛片只能在上下焦部份同时加上棱镜,但是佩戴上在看远时较不舒服,也不实用。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看远看近,且能消除睫状肌收缩及外眼肌内聚产生的压力的预防近视眼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该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的镜片包含上焦部及下焦部,该下焦部堆栈于该上焦部的外表面,该上焦部为一凸透镜或凹透镜,而下焦部为一棱凸透镜,该镜片的上下宽度至少大于30毫米,该上焦部及该下焦部为一体成形,该下焦部的相对于瞳孔位置的阅读点在该上焦部的光学中心垂直下方约在5至10mm的范围,较佳为8mm,且在该上焦部的光学中心与该下焦部的相对于瞳孔位置的阅读点两点所延伸的直线上,该下焦部的光学区域的上下宽度大于该上焦部的光学区域的上下宽度,该下焦部的光学区域的上下宽度与上焦部的光学区域的上下宽度的比值在1.5到2.5之间的范围,较佳为2。
该镜片是依照以树酯浇灌至一模体的方式一体成形的具有该上焦部及该下焦部为前弧的镜片毛胚加工,依据佩戴者的眼球屈光度切削研磨出内弧而成为毛片,然后再依照眼镜镜框的大小以及佩戴者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裁切而形成镜片,再装配至眼镜镜框后即形成用于预防近视的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
下焦部份比上焦部份多出的凸透镜的度数的范围是+1.00D到+3.00D,较佳为+2.50D;而下焦部的棱凸透镜的棱镜度数的范围在2.00D到7.00D棱镜度,较佳为4.50D棱镜度。藉由双焦的设计,而能够方便看近及看远,并同时消除近距离用眼时睫状肌收缩及外眼肌内聚所产生的压力。另外,藉由较大的下焦部的光学范围,以利对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学童看近使用,而避免近视加深。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包含基于佩戴者的眼睛而设计的左镜片以及对称的右镜片,左镜片的上焦部光学中心与右镜片的上焦部光学中心等同于佩戴者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而左镜片的下焦部的相对于瞳孔位置的阅读点与右镜片的下焦部的相对于瞳孔位置的阅读点等同于佩戴者阅读时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下焦部的相对于瞳孔位置的阅读点会产生2.00D至7.00D范围的棱镜度且基底朝内的棱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藉由将透镜的上焦部以及棱凸透镜的下焦部,以树酯灌铸的方式一体成型制成镜片毛胚的前弧,再依照佩戴者所需的眼球屈光度,切削研磨加工其内弧而形成眼镜镜片的毛片,再将毛片依照眼镜镜框的大小以及佩戴者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裁切为装配于眼镜镜框上的镜片。此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在佩戴时,能够同时看远看近,并且能在看近时使眼球外展而放松睫状肌及外眼肌,进而可以同时消除睫状肌收缩及外眼肌内聚所造成的压力,而达到预防近视度数加深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的镜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的镜片毛胚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的镜片毛胚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焦棱凸透镜式近视预防双焦眼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超群,未经林超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8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甲基-2-庚烯-4-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兰素合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