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环真空泵的泵盖泵体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6994.0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佛尔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新城市中心鸿福东路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泵 泵盖泵体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环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环真空泵的泵盖泵体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气环真空泵也叫高压风机、旋涡泵、旋涡气泵、旋涡真空泵、旋涡真空气泵,行业内话叫它风机、风泵、气泵,它的另一个学名是侧流式风机,气环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汽车工业、塑料工业、化工、食品、制药、医疗、电工电子、轻工纺织、船舶与铁路、航空航天工程等工农业领域。
气环真空泵主要包括泵体、泵盖和由电机带动的叶轮,以及排放法兰,叶轮上设置有叶片,泵体和泵盖的内壁共同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环形气体流道,当叶轮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风向标促使气体向前向外运动,从而形成一系列螺旋状的运动。叶轮的叶片之间的空气呈螺旋状加速旋转并将泵体之外的气体挤入侧槽,即由吸气口吸入气体,当气体进入侧流道以后,气体被压缩,然后又回复到叶轮叶片间再次加速旋转。当空气沿着一条螺旋形流道穿过叶轮和侧槽时,每个叶轮片增加了气流压缩和加速的程度,随着旋转的进行,气体的动能增加,使得沿侧流道通过的气体压力进一步增加,当空气到达侧槽与排放法兰的连接点,此时侧流道在出口处变窄,气体即被挤出叶片,通过出风口消声器排出泵体。
气环真空泵在使用时,对泵体的密封性要求很高,目前泵盖和泵体是直接密封,泵盖和泵体之间的密封效果是靠机械加工后的精度来保证,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加工误差,并且会有一定的变形量,泵体和泵盖都是铝件时,泵体和泵盖的配合面会有间隙,当泵体内气压增大,气流流速变快的时候,泵体内的气体会从泵体和泵盖的配合面的间隙泄露,影响气环泵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密封性能好的气环真空泵的泵盖泵体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气环真空泵的泵盖泵体密封结构,包括泵体、泵盖,泵盖盖住泵体的出口,泵盖与泵体连接,泵体出口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O型圈,O型圈的外表面与泵盖内端面接触。
其中,O型圈的直径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
其中,泵盖内还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外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泵盖内壁相抵。
其中,轴承座通过螺钉与泵盖连接。
其中,螺钉的螺帽与泵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其中,泵体与泵盖通过螺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气环真空泵的泵盖泵体密封结构,包括泵体、泵盖,泵盖盖住泵体的出口,泵盖与泵体连接,泵体出口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O型圈,O型圈外表面与泵盖内端面接触。在泵盖与泵体装配好后,由于泵盖和泵体之间设置有O型圈,不管泵体内部气体压力有多大,O型圈都紧贴泵盖,从而起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泵体 2——泵盖
3——第一凹槽 4——O型圈
5——轴承座 6——第二凹槽
61——第一密封圈 7——螺钉
8——第二密封圈 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环真空泵的泵盖泵体密封结构,包括泵体1、泵盖2,泵盖2盖住泵体1的出口,泵盖2与泵体1连接,泵体1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内部设置有O型圈4,O型圈4外表面与泵盖2内端面接触,在泵盖2与泵体1装配好后,由于泵盖2和泵体1之间设置有O型圈4,不管泵体1内部气体压力有多大,O型圈4都紧贴泵盖2,从而起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O型圈4的直径大于第一凹槽3的深度,O型圈4超出泵体1的出口的表面,O型圈4为韧性很好的橡胶件,O型圈4的直径大于第一凹槽3的深度,不管泵体1内气体压力有多大,O型圈4随时都紧贴泵盖2和泵体1,进一步加强了本实施例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3,不仅仅局限于设置在泵体上,也可以设置在泵盖上。
本实施例的泵体1与泵盖2通过螺杆9连接,使得本实施例拆装方便,当然本实用新型泵盖2和泵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螺杆9连接,也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比如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佛尔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佛尔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6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中绕组定子、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