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鱼皮剥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5962.9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殷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鸿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17 | 分类号: | A22C2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2403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鱼皮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更具体的说,涉及新型鱼皮剥离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老式半自动剥鱼皮机需要人工喂料,工人将鱼片一端放置在剥皮辊上,鱼片由剥皮辊的转动卷入切削口,经过刀片刃口时实现皮肉剥离。在剥鱼皮过程中,工人需拉住鱼片,逐渐送料,拉力过大可能会使鱼皮破碎,拉力过小可能影响皮肉剥离效果。这种老式半自动剥鱼皮机对工人熟练度的要求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前后两片鱼片剥鱼皮过程的不连续性,也降低了其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新型鱼皮剥离机,采用机械送料,从而实现了剥鱼片作业的全自动化,削减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改善、稳定了剥鱼皮效果,实现了剥鱼片过程的连续性,提高了剥鱼皮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新型鱼皮剥离机,包括剥皮辊和刀架组件,所述剥皮辊上方设有转速低于该剥皮辊的上传送带,该上传送带和剥皮辊之间设有拉紧鱼片的空隙。
进一步,还包括刀架组件角度调整机构,其包括一转动手轮,该转动手轮连接蜗轮轴,蜗轮轴连接蜗轮,该蜗轮驱动与其同轴的第一斜齿轮,该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驱动同轴的锥齿轮转动,通过锥齿轮实现螺 纹轴的前后移动,螺纹轴通过摆臂摆动实现刀架组件的角度调整。
进一步,所述剥皮辊的两侧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一条上传送带来代替人手的紧拉功能。一方面,上传送带将鱼片往前推送,可以实现自动送料;另一方面,由于上传送带的转速低于剥皮辊的转速,两者的速度差使上传送带对鱼片同时具有一个向后的拉扯力,使鱼皮剥离过程中鱼片自动张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鱼皮剥离机,包括剥皮辊1和刀架组件2,剥皮辊1上方设有转速低于该剥皮辊1的上传送带3,上传送带3和剥皮辊1之间设有拉紧鱼片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开启控制开关,电机4转动,通过链条分别带动第一传送带5、上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6。鱼片经第一传送带5输送至工作台,在上传送带3的摩擦挤压作用下经过剥皮辊1,剥皮辊1转动将鱼片向下卷入剥皮辊1与刀架组件2的弧面间隙,经过推进刀架组件2的刃口处时将皮肉剥离。鱼肉在上传送带3的推送下进入第二传送带6,鱼皮在被刀片切削下后由剥皮辊1与刀架组件2的弧面间隙处碾出,继而被甩皮辊7除掉并掉入下方的 鱼皮收集桶内,从而达到皮肉分离的目的。
需要调整刀架组件角度时,转动手轮8,使蜗杆轴9转动,带动蜗轮10转动,使与蜗轮10同轴的第一斜齿轮11转动,第一斜齿轮11带动第二斜齿轮12,使与第二斜齿轮12同轴的锥齿轮转动,通过这对啮合的锥齿轮,螺纹轴13可实现前后移动,实现摆臂14的摆动,从而调整刀架组件2的角度,从而最终实现调整鱼皮与鱼肉的切削厚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是通过电机4转动,带动电机链轮组14,经链条15传递,链轮16转动,从而使甩皮辊7转动
电机4转动,带动电机链轮组14,经链条15传递,带动链轮17、反向链轮组件18、辅助链轮组件19转动,链轮17转动使剥皮辊1转动,剥皮辊1转动,使链轮20转动,经链条21传递,带动过渡链轮22、链轮23,链轮23转动带动主动辊24,从而实现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的运动,
反向链轮组件18转动,经链条25传递,带动链轮26,从而使上主动辊27转动,实现上传送带3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鸿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鸿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步成型米粉机的进料加热套装置
- 下一篇:可旋转的电磁煎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