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65415.0 | 申请日: | 2010-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蔼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蔼良 |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B65D81/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热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罐,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加热功能的饮料罐,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饮料罐多为金属易拉罐或塑料材质制成,在夏天时,人们需要冷饮,这时可以将饮料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中,饮用时取出;现有的可反复使用的储水杯,例如保温杯,也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但保温持续时间有限,往往当饮用者需要饮用时,水温已经下降,因此在冬季或寒冷的北方,对于在室外活动或旅行的人来说,就很难及时饮用到温暖的饮料或水。这就在客观上提出,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即时加热、即时饮用,且携带方便的饮料罐或水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上述不足之处,设计制作一种携带方便并且可以即时自动加热的饮料罐。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罐由出水口、罐体和底座构成,其中,
1、出水口位于罐体顶部,与罐体连通;
2、容纳液体的罐体为中空结构,罐体的底面中部开有向罐体内部伸入的一端闭合的盲管,罐体底面设有封闭盲管开口端的隔热层,隔热层上设置一滤网,滤网上设有内部容纳遇水能够发热的物质并且具有透水性的容纳袋;
3、底座为中空结构,位于罐体底部并且与罐体直接相连,底座的底面向内凹陷并可向下按压,在凹陷的中心处设有向内部延伸的中空的导水管,导水管的开口处正对所述盲管的开口处,距离盲管有一定的距离;
4、底座的底面外侧凹陷处设有一封闭的水囊,水囊开口于导水管内部,水囊的开口处设有易破裂的出水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和底座由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由薄层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数个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的开口距离盲管的距离为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袋内容纳的遇水能够发热的物质包括生石灰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中的储水量为与遇水能够发热的物质具有最佳发热效果的反应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包括旋转瓶盖或易拉罐瓶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管的高度为罐体高度的一半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与底座底面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罐包括一次性饮料罐、可反复使用的水杯、或水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具有以下的优点:
1、可随时随地自行加热:使用时将底座底面按下,同时按下水囊底部,导水管刺破隔热层进入盲管,水囊开口处的出水嘴破裂,水由导水管流入盲管与容纳袋内的物质(例如生石灰粉)相互作用,产生热量,一般情况下,温度大约为40-50℃,能够很快的将水加热,而且发热物质因为有滤网相隔,不会掉落出罐体,因此可以广泛的适用于冬季或北方寒冷地区;
2、使用安全:发热产生的多余热量和气体可以通过隔热层破裂处进入中空的底座并经底座底面的气孔排出,避免了安全隐患;
3、携带方便:所述的饮料罐设计轻巧,便于户外活动或旅行携带;
4、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所述的饮料罐均由常见的材质制成,成本低,而且在原有饮料罐基础上改进,制作工艺简单;
5、应用广泛:所述的饮料罐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普通饮料罐或易拉罐,尤其适合盛装凉茶或水的饮料罐,而且也可以用于反复使用的水杯、水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饮料罐的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出水口2为罐体、3为底座、4为盲管、5为隔热层、6为滤网、7为容纳袋、8为导水管、9为水囊、10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蔼良,未经罗蔼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无线灯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读写视觉作业台灯电源输入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