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梁式抽油机死刹安全摘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5013.0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3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希贞;吕军强;孙继庭;张健;李建云;黄克胜;司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中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梁式 抽油机 安全 摘除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是游梁式抽油机死刹安全摘除装置。
二、背景技术:游梁式抽油机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下部抽油泵长期运行逐渐会磨损,而且原油结蜡,不断积累的结果会逐步影响抽油杆的往复运动造成抽油机的功耗增加,产液量下降,这时必须进行油井的井下作业,例如,洗井、抽油泵检修、更换抽油杆等工作,此时必须首先把抽油机死刹装置锁定,才能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井下作业完成后必须用一吊车吊动抽油机平衡块,才能解除死刹装置,恢复抽油正常运行。这样每口井平均每一个半月作业一次,就会付出吊车费用600元,既耽误了油井作业的时效,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省时省力的游梁式抽油机死刹安全摘除装置,它解决了其它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死刹装置和摘除装置组成,在死刹装置中,死刹挂锁钩一端与挂锁钩固定半轴连接,其另一端上连接着抽油机死刹旋转凹轮,抽油机死刹旋转凹轮的两侧工作面成一定夹角,并与死刹挂锁钩之间保持6-7毫米活动间隙;在摘除装置中,死刹人字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抽油机主轴轴承压盖上,并由螺栓固定;储能弹簧一端用U型卡固定在死刹挂锁钩的前端,其另一端用U型卡固定在拉紧手柄上;拉紧手柄将 手柄固定在方孔扇形板上;叉板一端叉在挂锁钩固定半轴上,其另一端与解死刹支柱由螺栓连接;爪板由螺栓固定在挂锁钩固定半轴上。
工作原理:死刹装置主要是由挂锁钩固定半轴、死刹挂锁钩及死刹旋转凹轮组成,死刹旋转凹轮的两侧工作面成一定夹角,避免锁钩自由滑脱,并与锁钩之间保持6-7毫米活动间隙,以方便锁定与摘除;摘除装置主要是由死刹人字支架、方孔扇形板、拉紧手柄、方孔半轴、储能弹簧等组成,工作时,把储能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死刹锁钩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拉紧手柄上,然后将弹簧拉紧,储能后将手柄固定在方孔板上,保持储能状态,连接完成后,操作人员离开抽油机变速箱,启动抽油机驱动电机,由于凹轮的转向是向有6-7毫米间隙的方向转动,此时瞬间就可把死刹锁钩从凹轮中拉出,驱动电机可保持运转2-4小时的时间后停止,死刹已安全摘除。
本实用新型的意义:一是使用安全方便、省时省力、操作人员少;二是可提高作业时效2小时以上;三是每井次可节约吊车、劳务费600元,按全年300井次计算,可节约18万元的吊车劳务费。
四、附图说明:图1为游梁式抽油机死刹安全摘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抽油机死刹旋转凹轮 2、死刹挂锁钩 3、解死刹支柱 4、方孔扇形板 5、拉紧手柄 6、储能弹簧 7、挂锁钩固定半轴 8、爪板 9、叉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死刹装置主要是由挂锁钩固定半轴7、 死刹挂锁钩2及抽油机死刹旋转凹轮1组成,死刹挂锁钩2一端与挂锁钩固定半轴7连接,其另一端上连接着抽油机死刹旋转凹轮1,抽油机死刹旋转凹轮1的两侧工作面成一定夹角,并与死刹挂锁钩2之间保持6-7毫米活动间隙;摘除装置主要是由死刹人字支架、方孔扇形板4、拉紧手柄5、挂锁钩固定半轴7和储能弹簧6组成,死刹人字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抽油机主轴轴承压盖上,并由螺栓固定;储能弹簧6一端用U型卡固定在死刹挂锁钩2的前端,其另一端用U型卡固定在拉紧手柄5上;拉紧手柄5将手柄固定在方孔扇形板4上;叉板9一端叉在挂锁钩固定半轴7上,其另一端与解死刹支柱3由螺栓连接;爪板8由螺栓固定在挂锁钩固定半轴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中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濮阳中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