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4136.2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余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亿利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9/00 | 分类号: | E05B3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锁具,具体就是一次性使用的、用于封闭货柜或箱包的钢丝封条。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丝封条,也就是拉紧式的钢丝封条,如申请号为200720005483.X和申请号为200620165041.7的中国专利所介绍的。通常是先将构成锁头的材料整体加工成型,成型后的锁头上包括固定齿轮或片簧或其它弹性部件作为锁芯的锁芯孔,一根钢丝固定在锁头上,钢丝的自由端通过锁头上的锁芯孔时,由于齿轮、片簧等的作用而只能向前单向运动,这样钢丝与锁头就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约束区域用于锁合货柜箱包等。在破坏钢丝封条后才能解锁和打开货柜箱包,从而达到一次性锁合目的。
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保障钢丝在锁芯孔内只能单向运动,而现有技术中供钢丝单向穿过的锁芯孔内需要设置弹簧等弹性元件,这样不仅锁芯孔的尺寸需要精密加工,弹性元件的尺寸规格也需要精密加工然后与锁芯孔进行精密配合,加工、装配中的控制节点过多,加工精度要求高,配合不精准就会造成钢丝无法通过或者能够被回来的风险,而失去钢丝封条一次性锁合的作用。而且这样的钢丝封条加工成本高,装配费时费工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且加工简便,制造成本更低的钢丝封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封条,包括锁头和一端固定在锁头上的钢丝,锁头上设有供钢丝的自由端插入的锁芯孔,所述的锁头还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与锁芯孔的中部相贯,一个可沿插接孔插入位于锁芯孔内的钢丝的芯杆,芯杆下端插入钢丝内、上端与插接孔的孔口平齐或位于孔内,芯杆上段的直径与插接孔上段的孔径吻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钢丝封条使用时,先将钢丝的自由端插入锁芯孔,然后利用芯杆插入到插接孔直到芯杆下端插入钢丝内,芯杆外端面陷入插接孔内,且芯杆上段的粗细与插接孔上段孔径吻合,这样插入钢丝内的芯杆就相当于钢丝上的限位机构,钢丝就不能继续沿锁芯孔轴向运动,钢丝的两端就与锁头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区域,可以锁合箱包、货柜等;其锁合效果非常可靠。但这样的钢丝封条无需在锁头内部设置弹性元件,所以其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更低,加工装配方便,制造成本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锁头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5所示的,一种钢丝封条,包括锁头10和一端固定在锁头10上的钢丝20,锁头10上设有供钢丝20的自由端21插入的锁芯孔11,所述的锁头10还开设有插接孔12,插接孔12与锁芯孔11的中部相贯,所述的钢丝20封条还包括一个可沿插接孔12插入位于锁芯孔11内的钢丝20的芯杆30,芯杆30下端插入钢丝20内、上端与插接孔12的孔口平齐或位于孔内,芯杆30上段的直径与插接孔12上段的孔径吻合。也就是芯杆30的长度只要保证芯杆30下端正好足够插入到钢丝20内,同时上端又不露出锁头10表面即可。通常就是折断部31到杆下端32的距离等于或略小于或略大于插接孔12外端到锁芯孔11轴芯的距离;且芯杆30上段的粗细较插接孔12上段略细或相等,既要保证芯杆30能够插入,又避免芯杆30太细被用镊子夹出的可能。
如图2所示,钢丝封条使用时,先将钢丝20的自由端21插入锁芯孔11,然后利用芯杆30插入到插接孔12直到芯杆30下端32插入钢丝20内,因芯杆30上段的粗细与插接孔12上段孔径吻合,这样插入钢丝20内的芯杆30就无法被取出,芯杆30就相当于钢丝20上的限位机构,钢丝20就不能继续沿锁芯孔11轴向运动,钢丝20的两端就与锁头30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区域,用于锁合箱包、货柜等;其锁合效果非常可靠。但这样的钢丝封条无需在锁头内部设置弹性元件,所以其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更低,加工装配方便,制造成本显著降低。这样的结构尤其适合尺寸较小,具体来说就是芯杆30的直径在6mm以内,钢丝20和其它孔的尺寸以芯杆30能限制钢丝20位移即可;在这样的尺寸范围内时,使用者可以轻松方便地实现封条的锁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亿利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亿利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4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