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3320.5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8 | 分类号: | F21V5/08;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使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使用的扩散板,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屏上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的显示装置,需要配置背光源可实现显示的效果。传统的液晶显示屏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背光模组,通过背光模组将光线引导至液晶面板上,使液晶面板发光。
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设于最底层的反射片、位于反射片上方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上方的扩散板及背光源。常见的背光模组可根据背光源的设置位置分为侧光源式和直下光源式两种。所谓侧光源式是在背光模组中单侧或多侧设置点光源,光源所射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的引导及反射片的反射,而导入扩散板散射,并射入液晶面板上,使液晶面板产生亮度显示。而所谓的直下光源式是通过在背光模组的底部设置发射的光源,由扩散板均匀扩散底部点光源或线光源得到面光源,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
目前,市场上的扩散板通常由亚克力材质制成且为单层结构,为了增加扩散板的光扩散性能,通常在扩散板内增加了成本较高的荧光增亮添加剂,这不但增加了扩散板的制造成本,还不符合环保趋势。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扩散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其可有效提高对光线的扩散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扩散板,该扩散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彼此贴合设置,且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设有若干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呈均匀分布的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三层一体挤出成型的第四层及第五层,第四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五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与第二层的厚度的比值介于0.01至1之间,所述第三层厚度与第二层厚度的比值介于0.01至1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层的厚度与第三层的厚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扩散板及光源,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彼此贴合设置,且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层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第三层均设有平整的内表面及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光线穿过扩散板时的扩散性,而无需添加光扩散离子,降低了扩散板及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上的改良型扩散板20。如图1所示,所述背光模组100,其包括导光板10、设于所述导光板10上方的扩散板20、扩散膜30及产生光线的光源40,所述光源40的光线依次通过导光板10、扩散板20及扩散膜30,而被引导至所述液晶面板上(未图示),使液晶面板发光。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导光板10置于所述扩散板20的下方,其主要功能在于引导光线方向,以提高液晶面板的亮度及控制光线的均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3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不燃板排气管道
- 下一篇:复合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