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户外灭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8701.4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英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户外 灭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能户外灭虫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户外活动时,常常受到蚊虫的干扰,使得我们的工作或者生活无法得到舒适的进行;鉴于户外空间大,使用灭虫剂等化学物品的灭虫效果不佳。而常用的电击类灭虫装置又受到电源的限制,户外用电必须预先埋设线缆,且由于布线的局限而不能随意挪动灭虫装置的位置。
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蚊拍,其供电电源采用可充电的高容量铅酸电池或镍氢/镍镉电池,也有用干电池的。经升压电路在双层电网间产生1850V直流左右的高压电(电流小于10毫安,对人畜无害),两电网间的静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当蚊蝇等害虫接近电网时,能将其吸入电网间,产生的短路电流随即将其电毙。但这种手提式的灭蚊拍灭虫装置,其工作时需要人工按住灭蚊拍手柄上的电源控制开关来进行灭虫工作,依赖于人的操作运行而灭虫,无法达到自动灭虫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须预设线缆,可根据需要挪动位置,无需人工操作运行的太阳能户外灭虫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阳能户外灭虫装置,包括支架、电路盒、电路板、光伏板、诱虫灯、电网、蓄电池和灯罩,所述支架一端设有地插,所述电路盒设于支架另一端,所述蓄电池和电路板设于电路盒内,所述光伏板设于电路盒上,所述灯罩设于支架上,所述电网设于灯罩上,所述诱虫灯设于灯罩上电网内,光伏板及蓄电池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诱虫灯、电网分别与电路板的输出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太阳能作为供电来源,通过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不受电缆线的限制,且该实用新型设有地插,可以根据需要插入泥土中;诱虫灯可以吸引蚊虫,蚊虫被电网击倒,省去人工操作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太阳能户外灭虫装置,包括支架1、电路盒2、电路板3、光伏板4、诱虫灯5、电网6、蓄电池7和灯罩8,所述支架1为十字形,其包括横杆11和竖杆12,所述竖杆12一端设有地插13,所述电路盒2设于竖杆12的另一端,所述电路盒2包括盒体21和外框22,所述蓄电池7设于盒体21内,所述电路板3设于盒体21内,外框22与盒体21可拆装连接,所述光伏板4设于电路盒2上,所述灯罩8设于横杆11上,所述电网6设于灯罩8上,所述诱虫灯5设于电网6内,灯罩8底部设有贮虫室81,贮虫室81可打开,方便清理被击倒的蚊虫,灯罩8顶部设有灯盖82,所述灯盖82可以防止电网6被雨淋湿,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灯罩的数量为2个,其分别设于支架1的横杆11的左右两端。光伏板4及蓄电池7分别与电路板3电连接,诱虫灯5、电网6分别与电路板3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作为供电来源,通过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不受电缆线的限制,且该实用新型设有地插,可以根据需要插入户外的泥土中;诱虫灯可以吸引蚊虫,蚊虫被电网击倒,省去人工操作的步骤;击倒后的蚊虫置于贮虫室内,贮虫室可以打开方便清理。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英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英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8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