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灯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7415.6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安市新三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02 | 分类号: | H01J6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灯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器件,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灯管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灯技术及应用的快速发展,采用水银内置的U型及螺旋管节能灯技术已经日臻成熟,随着市场进一步的需求,为了达到更好的光谱效果以及满足人们对节能灯各式各样形状的需求,各种带罩节能灯应运而生,同时带来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由于合金网片以及汞齐材料及部件的增加,相应的节能灯启动难度增加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灯芯柱的改进,该芯柱应具有利于节能灯启动、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节能灯芯柱,包括一竖直布置的排气管、固定在排气管顶端的喇叭管、排列在排气管两侧且与喇叭管上边的镍杆接通的两根导丝、在喇叭管上边分别与两根镍杆连接的灯丝以及固定在其中一根镍杆上的铟网;其特征在于镍杆的部分部位的表面制有一氧化层。
所述氧化层位于固定着铟网的镍杆上,氧化层的边沿与铟网之间保持大于2mm的距离。
所述氧化层位于另一没有固定铟网的镍杆上。
所述氧化层的厚度为0.01-0.03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镍杆上的氧化层中的元素较为活跃,铟网通电工作后挥发的物质就能先沉积到氧化层上,然后又从氧化层上转移到铟网,进行不断地循环;这样就割断了挥发物质沉积到灯丝的通路,纯化灯丝上的发射元件,从而达到便于节能灯启动、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纯化了灯丝发射元件,因而不但使节能灯的启动变得容易,显著提高了节能灯启动的速度,还大幅度提高了节能灯的使用寿命,满足了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2-灯丝、3-合金网、4-排气孔、5-喇叭管、6-玻璃柱、7-导丝、8-排气管、9-喇叭管上端面、10-灯管管口、11-喇叭管下端面、12-镍杆、13-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节能灯芯柱中,一排气管8竖直布置,喇叭管5固定在排气管顶端,两根导丝7分别排列在排气管两侧且往上穿越喇叭管接通喇叭管上边的镍杆12和镍杆13,灯丝2位于喇叭管的上边且分别与两根镍杆连接;其中一个镍杆12上固定(通常是点焊固定)一铟网3;排气管的上端的圆周面以及喇叭管圆周面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制有一排气孔4,用于汞蒸汽的流通;以上结构均与现有的节能灯芯柱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镍杆的表面制有一氧化层,该氧化层不能与铟网接触,以保证铟网3的纯度(这样铟网上的物质不会随节能灯的燃点时间加长而流失);所以应当保持一段距离12-1,通常该距离应大于2mm。
所述氧化层可以制作在任一镍杆上,也可同时制作在两个镍杆上。当氧化层位于固定着铟网的镍杆上时,应与铟网保持前述的距离。
所述氧化层可以通过燃烧形成,通常应先制作氧化层(预留固定铟网的位置),而后再焊接固定铟网。
所述氧化层的厚度推荐为0.01-0.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安市新三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临安市新三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烧结电极的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具有内置玻璃柱的节能灯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