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筒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4927.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泉;金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8D7/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筒换热器,尤其是用于过热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窑头和窑尾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应用中。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是水泥窑余热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窑头篦冷机引出高温烟气内的灰尘除掉绝大部分,然后将烟气送入过热器中过热窑头和窑尾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从过热器出来的烟气再经过窑头余热锅炉用于产生饱和蒸汽。余热发电系统简化工作流程是:水泥回转窑烧成的水泥熟料送入窑头篦冷机内风冷,鼓风机鼓入篦冷机的冷空气在冷却水泥熟料的同时被加热成热风,热风被引入旋风筒除尘器中进行除尘,除尘后的热风进入过热器中用于饱和蒸汽过热,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过热器出来的热风,再经过窑头余热锅炉用于产生饱和蒸汽,最后送入烟囱排入大气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余热发电系统中去掉过热器,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器和过热器两种功能的旋风筒换热器。
这种旋风筒换热器结构是:钢管与钢板按照旋风筒纵向剖面形状弯曲,成形后的钢管与钢板圆周排列组焊构成旋风筒外筒和内筒,旋风筒外筒和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及内筒构成高温烟气通道,旋风筒外筒上部切向设有高温烟气进口,内筒的上部为高温烟气出口;旋风筒的下端与顶端设有与钢管连通的介质进口集箱与介质出口集箱。旋风筒形状与旋风除尘器相同。介质进口集箱下面的旋风筒外筒上设有检修人孔,旋风筒的底部设有吹灰装置。旋风筒内筒长度=(1/3-1/2)旋风筒外筒长度。相邻钢管与其钢板焊接,钢板的一端与一根钢管的外切焊接,另一端与相邻钢管内切焊接构成特殊的耐磨结构。
高温烟气由旋风筒外筒上部烟气进口进入旋风筒外筒与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空腔,由上至下盘旋而后再由下向上最后由旋风筒内筒顶部排出,高温烟气中所带灰尘最后由旋风筒下口排出。待加热介质由旋风筒下部的进口集箱分配至各换热管内流经换热管后,汇集在旋风筒顶部的出口集箱,然后送至使用处。
旋风筒外筒与内筒筒壁制成膜式管片型式是指钢管外壁焊有膜式片的型式,即由若干数量的锅炉用钢管按照旋风除尘器纵向剖面形状进行弯制,然后利用钢板膜式片将这些弯管通过焊接构成旋风筒外壁和内筒的形状。
该装置有效利用旋风筒内的高温烟气加热介质,从而产生一定温度或压力的介质,如热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等。当该装置应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项目时,以产生过热蒸汽的功能居多。应用该装置余热发电系统的简化工作流程是:水泥窑窑头烧成的水泥熟料送入篦冷机内风冷,鼓风机鼓入篦冷机的冷空气在冷却水泥熟料的同时被加热成热风,热风引入旋风筒换热器中进行除尘的同时过热窑头余热锅炉送来的饱和蒸汽,除尘后的热风进入窑头余热锅炉用于产生饱和蒸汽,然后送入烟囱排入大气中。
本实用新型旋风筒换热器的优点是,这种装置实现除尘功能的同时,通过对筒壁的改进,使筒壁具备换热器的功能。该旋风筒换热器同时具备两种功能,一是旋风本身固有的除尘功能;二是将进入的高温烟气温度降低,同时加热筒壁管内介质。例如用来加热冷水产生热水或饱和蒸汽,或者加热饱和蒸汽用来产生过热蒸汽等,从而起到换热器、热水器、蒸汽发生器或者过热器的功能。应用该装置余热发电系统节省了过热器,降低了制造、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旋风筒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管与钢板焊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钢管1与钢板2按照旋风筒纵向剖面形状弯曲,成形后的钢管1与钢板2圆周排列组焊成旋风筒外筒与内筒,也就是间距相等的钢管1按照旋风筒纵向剖面形状弯曲,相邻钢管1之间用钢板2焊接构成旋风筒外筒与内筒。旋风筒外筒和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及内筒构成高温烟气通道,旋风筒外筒上部切向设有高温烟气进口9,内筒的上部为高温烟气出口10;旋风筒的下端与顶端设有与钢管1连通的介质进口集箱5和介质进口6与介质出口集箱3和介质出口4,介质进口集箱5下面的旋风筒外筒壁上设有检修人孔7,旋风筒的底部设有吹灰装置8。
在图2中,相邻钢管1与其钢板2焊接,钢板2的一端与一根钢管1外切焊接,另一端与相邻钢管1内切焊接构成特殊的耐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式指向装置
- 下一篇:肯特卸扣横档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