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渔具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0772.X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9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钰;李贤品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5237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具 排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排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变速比较大的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渔具排线装置有两种,一种是由带偏心凸台的齿轮带动一个具有槽的滑块来完成圆周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从而达到渔具排线的目的;另一种是由齿轮带动反旋向双头矩形螺杆,螺杆再带动一滑块做往复直线运动。第一种排线装置结构简单,但由于空间限制,这种装置减速比例较小,导致排线效果不佳,第二种排线装置的排线效果虽然较好,但是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速比例大的渔具排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渔具排线装置,包括:一造波器,该造波器以一中心轴线转动,并具有一椭圆形内缘;一中心轮,该中心轮以中心轴线转动,于其外缘上设有弧形槽;一薄壁筒,该薄壁筒设于造波器与中心轮之间并可绕中心轴线转动,薄壁筒上设有导槽,导槽内设有滚珠或滚柱,中心轮或薄壁筒的侧边设有偏心凸台;一滑块,该滑块内设有滑槽,所述偏心凸台嵌入滑槽内相传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渔具排线装置,其包括:一造波器,该造波器以一中心轴线为轴转动,并具有一椭圆形外缘;一中心轮,该中心轮以中心轴线为轴转动,于其内缘上设有复数弧形槽;一薄壁筒,该薄壁筒设于造波器与 中心轮之间并能绕中心轴线转动,薄壁筒上设有复数导槽,导槽内设有滚珠或滚柱,薄壁筒或中心轮的侧边设有偏心凸台;一滑块,该滑块内设有滑槽,所述偏心凸台嵌入滑槽内相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不仅结构精巧而简单,减速比例大,排线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制造安装都容易,可与其它排线机构在产品模具无需做大的改动下快速互换。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块与减速机构组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减速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之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减速机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之A-A剖视图。
1、中心轮,2、造波器,3、薄壁筒,4、滚珠(滚柱),a、滑块,b、大比数减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滑块a、大比数减速机构b在机架上相应部位安装,滑块a在机架上能够滑动自如,大比数减速机构b在机架上能够转动自如,滑块a与大比数减速机构b之间要保留适当间隙,滑块a上设有滑槽10。
再参见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造波器2,该造波器2以一中心轴线为轴转动,并具有一椭圆形内缘;一中心轮1,该中心轮以中心轴线为轴转动,于其外缘上设有弧形槽,造波器或中心轮的侧边设有偏心凸台11;一薄壁筒3,该薄壁筒设于造波器与中心轮之间并可绕中心轴相转动,薄壁筒上设有复数导槽,导槽内设有滚珠4或滚柱4;一滑块a,该滑块内设有滑槽10,所述偏心凸台11嵌入滑槽10内相传动。中心轮1与薄壁筒3、造波器2三者之间能灵活转动,滚珠(滚柱)4在滚筒3的槽中能灵活滑滚。
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驱动力从造波器输入后,造波器以等角速度绕其固定中心轴转动,造波器的轮廓曲线产生径向推力,迫使与中心轮弧形槽接触的诸钢滚珠或滚柱在沿薄壁筒3导槽移动的同时沿中心轮弧形槽滑滚,并通过薄壁筒的导槽推动滚珠或滚柱以等角速度反向转动,滚珠或滚柱传动完成了转速转换运动,而与中心轮弧形槽接触的诸滚珠或滚柱在薄壁筒导槽推动下,顺序返回工作起始位置,动力从中心轮1或薄壁筒3输出,动力输出后通过偏心凸台输出到滑块,从而完成大速比减速,圆周运动转为往复直线运动,达到排线目的。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和原理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仅在于,造波器与中心轮的位置对调,相应的改变还有造波器所设的是一椭圆形外缘,而中心轮的弧形槽是设置在内缘上,其具体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之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此类技艺之人士而言,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部分变更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出本实用新型之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中,宜先陈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钰;李贤品,未经李钰;李贤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 下一篇:用于具有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的蓄电池的开关无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