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9400.5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薛黎明;刘伯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禅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马知非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接地 埋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特别涉及的是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防雷接地体的埋设有以下几种方式:采取直接埋设、添加降阻剂埋设、或埋设在蓄水装置近旁,如:水塘、水池等,有利于降低土壤电阻率,在现有技术的埋设结构中均没有使用土壤保湿剂。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单纯的降阻剂,降低了接地体的接触电阻,但整个大地的土壤电阻率并未改变,所以接地总电阻改变有限。另外,假如埋设在某些蓄水装置旁,其位置受到限制且不一定符合安全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该结构具体包括:地下注水管,防雷接地体,土壤保湿剂,降阻剂;其中最外层为土壤保湿结构,阻降结构设置在土壤保湿结构中间,防雷接地体从上至下穿过土壤保湿结构,其下端设置在阻降结构中,地下注水管的下端设置在土壤保湿结构中。
进一步,所述土壤保湿结构所采用的材质为具有保湿功能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土壤保湿结构为石膏粉。
进一步,所述地下注水管的材质为工程塑料。
进一步,所述降阻结构的材质为土壤降阻材料。
进一步,所述降阻结构的材质为石墨粉。
进一步,所述防雷接地体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进一步,所述防雷接地体的材质为钢材。
进一步,所述防雷接地体单独使用或多个以串、并联方式连接成接地网。
进一步,所述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或者矩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是一种特殊埋设结构,首先应考虑所用接地体、降阻剂、土壤保湿剂、大地土壤电阻率、降雨等诸多因素,并通过相关接地电阻计算和实地测量,确定埋设的具体尺寸,包括埋设坑的深度、长宽度,接地体埋设深度,降阻剂的埋设深度、长宽度,土壤保湿剂的埋设深度、长宽度。在埋设接地体的时候,在防雷接地体的外围设置两层颗粒料介质,其一:降阻结构中填充的为阻降剂,可为具有阻降功能的材质,优选的为石墨粉;其二:土壤保湿结构中填充的为保水导电介质,可为具有保湿功能的材质,优选的为石膏粉。
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防雷接地埋设装置后,可在一定范围提高并保持土壤湿度(包括旱季),降低和稳定土壤电阻率,因而降低了总电阻,提高防雷装置安全及可靠性;不依靠外界环境,使用人工控制防雷接地体周围的土壤湿度。故此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类型土壤。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防雷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埋设点,然后根据要求在埋设点掘出要求尺寸,形状的接地极坑。将接地极坑的坑壁清理后,按施工图示要求准备好各个结构所需材料,首先,使用填充工具和填充模具在接地极坑中,填充保湿材料和降阻材料,形成保湿结构和降阻结构。并且阻降结构被保湿结构包围在其中,然后,适时放入接地体和地下注水管,使防雷接地体的一端位于阻降结构中,最好位于阻降结构的几何中心位置。地下注水管的位置靠近保湿结构的边部。完成防雷接地体和地下注水管的设置以及完成阻降结构的填充后,继续填充保湿材料,直至与地面平起,并且将其夯实。至此,接地体埋设结构完成,如果需要回填土的则将原土回填。
如图1中所示,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埋设在土壤5中,包括:地下注水管1,防雷接地体2,土壤保湿结构3,降阻结构4;其中最外层为土壤保湿结构3,阻降结构4设置在土壤保湿结构3中间,防雷接地体2从上至下穿过土壤保湿结构3,进入阻降结构4中,并且其下端设置在阻降结构4中,最好位于阻降结构的几何中心位置。地下注水管1的下端设置在土壤保湿结构3中。土壤保湿结构3所采用的材质为各种具有保湿功能的材料,例如:石膏粉。地下注水管1的材质可选用抗腐蚀材料,例如:工程塑料等。降阻结构4所选用的材质为各种土壤降阻材料,例如:石墨粉。防雷接地体2的材质为导电材料,例如,钢材等。另外,上述防雷接地体埋设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或者矩形。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雷接地体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防雷接地体以串、并联方式,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接地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禅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禅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块状接地模块
- 下一篇:一种宽频带微波天线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