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4049.0 | 申请日: | 201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电路板(也即熟知的PCB板)在五金机箱中的固定,主要是通过螺丝将PCB板锁固于螺柱上,螺柱铆合在五金机箱中完成。这种联接方式使得五金机箱的制作多了一个铆螺柱的工序,且需要人工用螺丝固定PCB板,从而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同时,因为需要用螺丝联接,则PCB板上螺丝孔的位置需预留出很大的面积,以免螺丝与PCB板接触时破坏电路,从而造成PCB板的短路。本发明的PCB板的固定不需要螺丝,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机箱的制造成本,且节药了螺丝的用料,节省了人工打螺丝的工时。
现有技术中螺丝联接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机箱10底座上铆螺柱14,PCB板20上开螺丝孔22,通过螺丝30与机箱10联接从而完成PCB板20的固定;如此联接方式,机箱10的底座12需先预冲孔,尔后在冲孔的位置铆合螺柱14,这样机箱底座制作时,多增加了一个物料螺柱,且多增加了一道工序,该工序需人工打螺丝固定PCB板,所以增加了工时,故而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又如图3所示,PCB板20上螺丝孔22的位置需预留出很大的面积,以免螺丝与PCB板接触时破坏电路,从而造成PCB板的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比较简单,省时、省料、省工的大大降低了整个产品成本的电路板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安装结构,包括机箱和电路板,机箱侧壁向里设有弯折结构,弯折结构上设有卡扣,电路板安装在机箱内时与该卡扣结合。
所述弯折结构是于侧壁成型时与侧壁一体形成的,或所述弯折结构是采用固定方式固定在机箱的侧壁上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机箱底座上不再需要螺柱,减少了螺柱的用料及螺丝的用料;(2)因不再需要预冲孔、打螺丝,简化了装配工序,节省了装配工时;(3)因不需要打螺丝,节省了人力成本;(4)节省了PCB板上预留螺丝孔的空间,减少了PCB板的面积,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电路板安装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电路板安装结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电路板安装结构的电路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安装结构的机箱;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安装结构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安装结构,如图4、图5所示,包括机箱1及电路板8,机箱1于侧壁成型时弯折形成向机箱1里面弯折的弯折结构2,弯折结构2可以为多个,或于机箱1的相对侧壁上相向成对设置;所述弯折结构于侧壁成型时与侧壁一体形成的,或所述弯折结构是一单独的零件,采用固定方式固定在机箱的侧壁上的。所述弯折结构2于适当位置内凹形成凹槽卡扣3。PCB板8安装在机箱1内时,伸入卡扣3内相配合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PCB板的固定通过机箱上的弯折结构上的卡扣来完成,减少了螺丝的用料,并节省了打螺丝的工时,节省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机箱1的底座4上不需再预先冲孔及铆螺柱,所以减少了机箱底座上螺柱的用料,减少了制作工序,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PCB板的固定方式,不再需要螺丝(辅料),不再需要螺柱(载板)铆合于机箱上,而是通过机箱上的折弯卡扣固定住PCB板,装配工艺简单。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机箱底座上不再需要螺柱,减少了螺柱的用料及螺丝的用料;
(2)因不再需要预冲孔、打螺丝,简化了装配工序,节省了装配工时;
(3)因不需要打螺丝,节省了人力成本;
(4)节省了PCB板上预留螺丝孔的空间,减少了PCB板的面积,降低了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路板安装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4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