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壁压绳式钢丝绳卷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3313.9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景亮;李丽丽;张庆军;廖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4 | 分类号: | B66D1/3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压绳式 钢丝绳 卷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钢丝绳卷筒,特别是一种内壁压绳式钢丝绳卷筒。
背景技术
大起重量、高杨程起重机设备整体尺寸和自重较大,给制造、运输、安装增加了难度,整机造价也十分昂贵,如何减少设备整体尺寸和自重,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钢丝绳是起重机中的重要零件,其作用是缠绕在卷筒上面,承担全部提升载荷,并进行动力传递,完成重物提升和下放的工作任务,因此,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卷筒的尺寸,从而影响到整机结构的布置、外形尺寸、安装方法。目前,起重机上固定钢丝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用压板和螺栓在卷筒的外壁固定绳尾,该方法构造简单,便于观察和检查,很可靠,最常用,但它的缺点是所占空间位置大,并且最多只能用于两层缠绕;一种是钢丝绳绕在楔子上,并与楔子一起装入卷筒的楔孔内,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被楔紧。这种方法卷筒构造也较复杂,且更换钢丝绳较费事。
大起重量、高扬程的卷扬式起重机一般钢丝绳在卷筒上采用的是多层缠绕,中间及两端均设有返绳环,钢丝绳通常是采用压板直接固定在卷筒外圆,然后顺着卷筒有旋向的绳槽进行缠绕,但是多层缠绕的卷筒上中间和两侧都装有返绳环装置,钢丝绳要从压绳端到工作端,必须要穿过返绳环,这就需要钢丝绳首先必须折过一个角度,然后要在卷筒和返绳环上的相应位置开出绳槽和缺口,钢丝绳从缺口处从压绳段穿到工作段,见图5、图6和图7,这时如果钢丝绳直径过大,折角就不能太大,因为粗直径的钢丝绳僵性太大,要想穿过返绳环必须配合一些辅助工具来穿绳,而且在卷筒上和返绳环上开斜向槽增加了工艺难度,同时钢丝绳在卷筒外壁上压绳,对于双联卷筒端部压绳总共要增加6圈绳槽,对于双联卷筒中间压绳不仅增加压绳圈3圈,而且中间返绳环要布置2个,这样都造成了卷筒轴向长度增加,使得卷筒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壁压绳式钢丝绳卷筒,可以简化卷筒的结构,缩短卷筒长度,降低卷筒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壁压绳式钢丝绳卷筒,包括卷筒、卷筒内设有卷筒轴,卷筒上设有返绳环,在卷筒内侧安装有多个钢丝绳压板,在卷筒上设有出绳孔。
所述的钢丝绳压板为12个,在卷筒的圆周上均匀排列。
所述的钢丝绳压板与返绳环相对应的位置交错布置。
所述的多个钢丝绳压板的节距A按顺序逐步变化,以适应钢丝绳的偏角。
所述的钢丝绳压板的绳槽具有与卷筒的曲面相适应的弧度R。
所述的出绳孔具有一个倾角E。
所述的倾角E为45-65°。
所述的钢丝绳压板中,螺栓两侧设有绳槽。
所述的钢丝绳压板中,绳槽两侧设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壁压绳式钢丝绳卷筒,通过将钢丝绳尾固定在卷筒的内侧,从而缩短了卷筒长度、降低了卷筒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卷筒的结构,而且还减少了加工斜向绳槽的环节,降低了工艺难度,节约了生产成本。钢丝绳形态自然,在卷筒的内侧各钢丝绳压板之间受力均匀,不会因为弯折或扭曲而降低钢丝绳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钢丝绳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E-E剖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图6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一种内壁压绳式钢丝绳卷筒,包括卷筒2、卷筒2内设有卷筒轴3,卷筒2上两端设有侧返绳环5,卷筒2中间设有中间返绳环4,中间返绳环4和侧返绳环5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卷筒2的圆周上,齿轮6通过铰制螺栓或剪力套固定在卷筒2法兰上,卷筒2两端由卷筒轴3支承在轴承座1上,多个钢丝绳压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卷筒壁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钢丝绳压板7之间的卷筒2上设有出绳孔8,即图2中的C处和D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3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液压动力空调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便于齐纸的纸张贴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