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2551.8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0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于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2 | 分类号: | H04R1/22;H04N5/6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地址: | 51805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扬声器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超薄平板电视市场的发展,其内部扬声器的设计一直都是最大的挑战,由于受超薄平板电视尺寸的限制和其外部设计美观的需要,很多扬声器采用开口朝下或者内藏式设计,再加上其平板电视本身单薄的塑胶壳以及内部一些零部件的共振,使得发出的声音不尽人意,尤其是中频的声染色(鼻音现象)现象以及低频引起的壳体共振等现象最为严重,而且灵敏度普遍偏低,大多数都在80dB/1W/1M以下。
另外,目前扬声器安装时,大多是在平板电视机内直接装相应尺寸的传统扬声器,其连接方式也仅是单纯的串联或者并联,使得扬声器工作效率较低,低频瞬态响应不够好。同时由于传统扬声器的振膜质量较重,而受平板电视的体积与成本所限,磁路不可能做得很大,使得高频不够好,灵敏度偏低,失真偏大。特别是扬声器向下发声的电视机其高频损失更大,浪费了能源,并且传统扬声器的体积偏大,进而造成其材料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可使扬声器输出的低频响应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箱体及扬声器,所述箱体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且该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密闭腔室,该腔室中设置有扬声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由偶数个扬声器组成,该扬声器的连接方式为并联推挽式。
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同向放置且同极性并联的第一扬声器及第二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相对放置且反极性并联的第一扬声器及第二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反向放置且反极性并联的第一扬声器及第二扬声器。
所述密闭的腔室为4个,其内设置4组所述扬声器单元。
所述4组扬声器单元的每组中的一个扬声器显露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表面。
所述箱体内还包括一个腔体,该腔体位于所述密闭腔室的后侧,且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道迷宫式传输线。
所述扬声器单元内部的扬声器为微型扬声器,其体积为,宽20毫米,长30毫米,高4.5毫米。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并联推挽式的微型扬声器模组,并配合迷宫式的腔体设计,使得扬声器输出的低频响应及灵敏度大大提高,而中高频响应是微型扬声器具有的先天性优势。由于灵敏度的提高,使得用较小的功率推动即可达到很大的输出声压级,从而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由于微型扬声器较传统扬声器的体积缩小,进而在材料上也是非常节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顶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电路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扬声器模组包括箱体10及扬声器31至38,所述箱体10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且该箱体10内设置有4个密闭腔室,分别为密闭腔室11、密闭腔室12、密闭腔室13、密闭腔室14,扬声器31、32组成的第一组扬声器单元设置于密闭腔室11,扬声器33、34组成的第二组扬声器单元设置于密闭腔室12,扬声器35、36组成的第三组扬声器单元设置于密闭腔室13,扬声器37、38组成的第四组扬声器单元设置于密闭腔室14。其中扬声器31、32并联并且推挽工作,扬声器33、34并联并且推挽工作,扬声器35、36并联并且推挽工作,扬声器37、38并联并且推挽工作。
这里所述的“推挽工作”是指将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2个扬声器比喻成两个“臂”,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就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2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