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799.2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宣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炊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锅。
背景技术
如今社会,人们不管是炒菜还是炖肉,或者是烹调其他食材,都会用到锅。而对于烹调来说,锅内各部分温度大致相同是很重要的。
现有圆锅的底面并无任何其他设置,光溜溜的锅底一个。而采用这种锅来进行烹调时,锅的温度是从锅底慢慢向上延伸过去的,换句话说,锅底与火焰直接接触的地方温度最高,越是到锅口边缘,温度逐渐降低。影响正常烹调,锅底部分是食材熟得快,而边缘部分是食材熟的慢,当进行翻炒时,未熟透的食材虽然在锅底部分进行再加热,可已经熟了的食材也同样进行着再加热。这不仅会烧坏食材,破坏食材所具有的营养,而且,经这种局部温度高,周边温度低的锅烹调之后,很容易出现菜没炒熟的情况,损害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烹调时温度均匀分布的新型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锅,包括有锅体、手柄及锅耳,上述手柄及锅耳与锅体固接,其中,上述锅体底面设有一圈大体呈环形分布的凸条组,该凸条组由若干条凸条组成,上述凸条本体呈弧形。如此设计,可使得向上或者向四周喷射的火焰能够均匀的分布在锅底,并对锅体进行加热,采用此种结构对锅体加热,能够提高火焰的利用率,更加容易的进行烹调。
作为优化,上述凸条组由长凸条及短凸条两部分相间而成,其长凸条与短凸条外端齐平。如此设计,能够将火焰进行二级分流,使得两两凸条之间的火焰都大致相同。
作为优化,上述长凸条与短凸条内端均呈一圆形,且两圆为同心圆。如此设计,可使火焰分流及火焰的利用率达到最佳。
作为优化,上述凸条组设有轴向对称的空缺,上述手柄及锅耳设置在空缺处,且空缺处的长凸条与短凸条的外端齐平。如此设计,使得锅体整体结构更加和谐。
作为优化,上述凸条组共有Z条,其中,长凸条有X条,短凸条有Y条,其,28≤X≤36,28≤Y≤36,56≤Z≤72。如此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此数值范围内,烹调时均衡温度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可大大提高火焰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在进行烹调时,锅体的整体温度大致相同,可使食材的营养成分不流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锅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中,1为锅体,2为手柄,3为锅耳,4为凸条组,5为凸条,6为长凸条,7为短凸条,8为空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2所示,本新型锅,包括有锅体1、手柄2及锅耳3,上述手柄2及锅耳3与锅体1固接,其特征在于:上述锅体1底面设有一圈大体呈环形分布的凸条组4,该凸条组4由若干条凸条5组成,上述凸条5本体呈弧形。
上述凸条组4由长凸条6及短凸条7两部分相间而成,其长凸条6与短凸条7外端齐平。上述长凸条6与短凸条7内端均呈一圆形,且两圆为同心圆。
上述凸条组4设有轴向对称的空缺8,上述手柄2及锅耳3设置在空缺8处,且空缺8处的长凸条6与短凸条7的外端齐平。
上述凸条组4共有Z条,其中长凸条6有X条,短凸条7有Y条,其,28≤X≤36,28≤Y≤36,56≤Z≤72。本实施方式凸条组4优选Z=64条,其中,长凸条6,X=32,短凸条7,Y=32,采用这种条数的凸条组4,火焰分流效果最佳,同时,火焰的利用率也最好。
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凸条组4优选Z=56条,其中,长凸条6,X=28,短凸条7,Y=28,采用这种条数的凸条组4,火焰分流及火焰利用率均较佳,其余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示,图略。
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凸条组4优选Z=72条,其中,长凸条6,X=36,短凸条7,Y=36,采用这种条数的凸条组4,火焰分流及火焰利用率均较佳,其余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示,图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宣桦,未经陈宣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MEMS谐振器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