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微污染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5090.1 | 申请日: | 201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成;贾小宁;王耀龙;郑伟;李彦锋;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污染 生物 滤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微污染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剧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直接排放,使大部分城镇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尤以有机物和氨氮污染为甚。目前,曝气生物滤池(BAF)生物处理技术已逐渐成为预处理微污染源水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大多生物曝气滤池在处理高氨氮微污染水过程中,由于池子整体结构单一,难于形成大范围的好氧和厌氧共存的环境,不利于生物脱氮;而采用的填料又多为传统无机载体,使得微生物在贫营养的环境下,活性低、挂膜慢,长时间运行又会出现堵塞,影响微污染水处理效果,此外,生物膜内部的微生物也会受载体屏蔽以及传质和扩散的影响,营养匮乏,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得传统的生物曝气滤池处理微污染水的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稳定地去除氨氮和有机物的用于处理微污染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微污染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和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中部设有所述曝气管道,其顶部设有带所述进水管的旋转布水器,其底部一侧设有所述出水管;所述旋转布水器与所述曝气管道之间设有放置在承托板I上的活性滤料I;所述曝气管道的底部设有空气管,该空气管的端伸出所述池体一侧池壁;所述曝气管道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放置在承托板II上的活性滤料II。
所述曝气管道上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曝气头。
所述旋转布水器上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喷头。
所述活性滤料I和所述活性滤料II均为以陶粒或多孔陶瓷颗粒为载体、表面设有金属氧化物涂层和微量元素及无机营养盐类涂层的改性生物活性滤料。
所述承托板I和所述承托板II上均设有开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曝气管道分隔成好氧和厌氧两个单独的区间,并且每个区间分别设有以陶粒或多孔陶瓷颗粒为载体、表面设有金属氧化物涂层和微量元素及无机营养盐类涂层的改性生物活性滤料,而该滤料表面带有正电荷和微生物所需营养元素,因此,在好氧区间可高效负载硝化菌,提高硝化速率;在厌氧区间,又能实现了反硝化菌所需碳源的可控释放,有利于生物膜内部的微生物反硝化的进行,使硝化和反硝化高效进行,从而达到提升去除高氨氮微污染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效率目的。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 2-旋转布水器 3-活性滤料I 4-承托板I5-空气管 6-曝气管道 7-活性滤料II 8-承托板II 9-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处理微污染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池体、进水管1、出水管9和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曝气头的曝气管道6。
池体的中部设有曝气管道6,其顶部设有带进水管1、数个均匀分布的喷头的旋转布水器2,其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管9;旋转布水器2与曝气管道6之间设有放置在承托板I 4上的活性滤料I3;曝气管道6的底部设有空气管5,该空气管5的一端伸出池体一侧池壁;曝气管道6与出水管9之间设有放置在承托板II8上的活性滤料II 7。
其中:
承托板14和承托板II8上均设有开孔。
活性滤料I3和活性滤料II7均为以陶粒或多孔陶瓷颗粒为载体、表面设有金属氧化物涂层和微量元素及无机营养盐类涂层的改性生物活性滤料。
使用时,微污染废水由进水管1经旋转布水器2均匀分布在好氧区的活性滤料I 3上,曝气管道6处于打开状态,气体上升与向下流的废水逆向接触,提供好氧区所需溶解氧,活性滤料I 3为微生物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元素,完成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废水继续向下流动经过开孔的承托板I 4到达厌氧区的活性滤料II 7,活性滤料II 7释放营养元素,完成反硝化反应,出水通过开孔的承托板II 8,由出水管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大学,未经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5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加力机构的高刚性强力卡爪
- 下一篇:直立分体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