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道碴捣固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0883.4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和 |
主分类号: | E01B27/20 | 分类号: | E01B27/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碴捣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碴捣固作业的专用机具,具体涉及铁路线路道床石碴捣固机。
背景技术
国内铁路一般是石碴道床,为了保证道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对轨枕下石碴要进行捣固,这是一项经常性和重要的作业。目前广泛使用的机具是XYD-2型小型液压捣固机,它自从1980年定型设计以来,基本上没有改进。
它的结构存在三大弊端:
1、它的工作是在用钩夹轨装置将轨道夹紧的情况下工作的,该钩夹轨装置能夹伤钢轨轨头,可造成断轨危险;由于钩夹轨装置夹装在轨头上,给工作人员作业时“看线”带来困难;钩夹轨装置失效时,捣固机即会掉道,给火车通行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2、捣固镐的同步技术采用的是四连杆机构,结构非常繁琐复杂,同步杆两端的铰接部位也极易产生大间隙,不仅维修费时,更重要的是造成捣固镐的振动减幅,恶化捣固机性能和捣固质量。
3、振动体的质量大,而转动惯量小,捣固镐遇阻力即产生“呆镐”现象,使捣固镐的下插、夹实十分困难,不得不采用钩夹轨、大功率液压系统,强制下插与张夹的技术措施,浪费能源,降低工作效率和捣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铁路道碴捣固机,该捣固机不仅结构简单,振动不减幅、不呆滞,同时无掉道危险,保证作业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捣固质量。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路道碴捣固机,包括能够在铁轨上移动的走形架、走形架上的行走轮、与走形架活动连接的底架、垂直于底架的两根导柱、横梁、升降缸、减震球、油箱、发动机和油泵,所述的油箱上的四个减震球活动连接振梁,振梁的下方活动连接两对四个捣固镐;在振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拨叉,拨叉的中心孔与两端的捣固镐同轴,拨叉的下端轴与相对应的捣固镐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拨叉的上端孔与夹实缸的活塞杆相连,夹实缸的缸体与振梁活动连接;在振梁外壁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偏心铁I和带轮偏心铁II,偏心铁I和带轮偏心铁II为同轴配合,其中带轮偏心铁II的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的主动带轮连接。
铁路道碴捣固机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捣固镐采用无反力下插,取消了钩夹轨装置,工作时捣固机绝无掉道危险保证了安全。同时,捣固作业人员能“看线”,保证了作业质量和速度。
2、采用两个夹实缸,分别驱动两对四把捣固镐,绝对同步,提高了捣固质量。
3、在不增加质量的条件下,把质量重新分布,大大地增加了振动体的转动惯量,捣固镐的镐掌振动不减幅、不呆滞,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铁路道碴捣固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铁路道碴捣固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铁路道碴捣固机的后视图。
图5为零件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和,未经刘志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