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蝶阀耐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9954.9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安;林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翰达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K1/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蝶阀耐火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阀门开关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耐火性能阀座的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阀杆)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用。当阀门应用于易失火工况下,如石油化工或冶金等领域,由于存在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往往对其进行特殊的设计,使阀门在遭受一定时间的火烧后仍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和操作性能。
现有的蝶阀密封结构一般采用挤压式密封,是靠蝶板对密封圈的突起部分进行挤压,使密封圈变形将两者紧靠在一起来实现密封的,蝶板的压力越大,密封圈变形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密封圈多是采用塑料材质,不适用于易失火工况使用。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和多次试验,创作一新型的蝶阀耐火结构,故才有本实用新型的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蝶阀耐火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具有优良控制特性的蝶阀耐火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蝶阀耐火结构,包括阀体、蝶板、密封水线盘和金属阀座,其中
阀体,其中心轴向设有通孔;
蝶板,安装于阀体的通孔内并可绕阀杆旋转;
密封水线盘,为环形体嵌入设置于阀体通孔端口并与阀体、蝶板形成一环形腔;
金属阀座,具有两道密封件的环形构造,该金属阀座设置于上述阀体、蝶板和密封水线盘形成的环形腔内,且金属阀座的第一道密封件抵触于阀门关闭状态下蝶板的周侧,金属阀座的第二密封件抵触于密封水线盘和阀体的内周壁。
进一步,所述的金属阀座是由金属阀座环和塑料阀座嵌件组成,塑料阀座嵌件固接于金属阀座环的内周侧,且塑料阀座嵌件抵触于蝶板的周侧面,金属阀座环具有唇缘式凹槽结构以增加阀门的密封性,金属阀座环抵触于密封水线盘和阀体的内周壁。
进一步,所述的塑料阀座嵌件为PTFE阀座嵌件。
本实用新型耐火阀座是考虑火烧时需要有效阀门使用,以金属阀座环镶嵌PTFE嵌件而作为两道密封结构,当PTFE嵌件烧坏时,金属阀座环作为第二道密封进行有效的关闭蝶板使阀门正常工作。该耐火阀座同样适用石油化工或冶金领域的关键的或严峻的使用工况。本实用新型阀门按API 607第4版和BS 6755第二部分经过试验并达到合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道密封构造达到耐火高温的要求,具有结构合理和优良的控制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火烧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火烧时和火烧后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
1、阀体,101、通孔;
2、蝶板;
3、密封水线盘;
4、金属阀座,401、金属阀座环,402、PTFE阀座嵌件;
5、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蝶阀耐火结构,包括阀体1、蝶板2、密封水线盘3(也称为密封嵌件)和金属阀座4,其中
阀体1,其中心轴向设有通孔101;
蝶板2,安装于阀体1的通孔内并可绕阀杆5旋转;
密封水线盘3,也称为密封嵌件,为环形体嵌入设置于阀体1通孔端口并与阀体1、蝶板2形成一环形腔;
金属阀座4,具有两道密封件的环形构造,该金属阀座4设置于上述阀体1、蝶板2和密封水线盘3形成的环形腔内,且金属阀座4的第一道密封件抵触于阀门关闭状态下蝶板2的周侧,金属阀座4的第二密封件抵触于密封水线盘3和阀体1的内周壁。
请参阅图2,所述的金属阀座4是由金属阀座环401和塑料阀座嵌件组成,塑料阀座嵌件固接于金属阀座环401的内周侧,且塑料阀座嵌件抵触于蝶板2的周侧面,金属阀座环401具有唇缘式凹槽结构以增加阀门的密封性,金属阀座环401抵触于密封水线盘3和阀体1的内周壁。所述的塑料阀座嵌件为PTFE阀座嵌件402。
本实用新型耐火阀座是考虑火烧时需要有效阀门使用,以金属阀座环401镶嵌PTFE阀座嵌件402而作为两道密封结构,当PTFE阀座嵌件402烧坏时,如图3,金属阀座环401作为第二道密封进行有效的关闭蝶板2使阀门正常工作。该耐火阀座同样适用石油化工或冶金领域的关键的或严峻的使用工况。本实用新型阀门按API 607第4版和BS 6755第二部分经过试验并达到合格要求。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翰达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翰达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9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