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搅拌球磨机搅拌浆料的循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5226.0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童忠伏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忠伏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搅拌 球磨机 浆料 循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搅拌球磨机搅拌浆料的循环结构,具体地说是用于搅拌磨浆料的循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立式搅拌球磨机,浆料的循环方式是:浆料从球磨桶底部经循环泵吸出,通过循环泵产生压力,将浆料通过冷凝器后,从球磨桶的上部回到球磨桶内,形成往复循环,这种循环方式会造成球磨桶底部容易积料、球磨桶底部滤网板容易卡住碎球,造成循环堵塞,从而给用户造成物料成分、粒径不匀等,在生产上造成设备故障率增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解决球磨桶底部积料与滤网板卡球问题的立式搅拌球磨机搅拌浆料的循环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立式搅拌球磨机搅拌浆料的循环结构包括球磨桶、冷凝器、搅拌轴搅拌棒、循环泵、三通、连接管道、下吸料口,所述球磨桶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棒,冷凝器上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球磨桶上的上吸料口连接,在所述球磨桶的下方设有下吸料口,特征是:所述下吸料口与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连接管道与第六控制阀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通过三通与第七控制阀连接,第七控制阀连接出料口;所述第三控制阀通过连接管道与第四控制阀连接,第四控制阀连接三通,三通与第五控制阀连接,第五控制阀通过连接管道与冷凝器下端连接,三通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与三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在连接管道中间安装几个控制阀,在球磨过程中开启、关闭其中几个,浆料是从球磨桶上部吸出,于球磨桶底部进料;而在出料过程中几个控制阀开闭转换,浆料则从球磨桶底部吸出;,这种循环方式不会造成球磨桶底部容易积料、球磨桶底部滤网板不容易卡住碎球,也不会造成循环堵塞,能解决球磨桶底部积料与滤网板卡球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浆料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结构浆料出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包括球磨桶1、冷凝器2、搅拌轴搅拌棒3、循环泵4、三通5-1、三通5-2、连接管道6、上吸料口7、下吸料口8、出料口9、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第五控制阀14、第六控制阀15及第七控制阀16等。
所述球磨桶1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棒3,冷凝器2上端通过连接管道6与球磨桶1上的上吸料口7连接,在所述球磨桶1的下方设有下吸料口8,所述下吸料口8与第一控制阀10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10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第二控制阀11及第三控制阀12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11通过连接管道与第六控制阀15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15通过三通5-2与第七控制阀16连接,第七控制阀16连接出料口9;所述第三控制阀12通过连接管道与第四控制阀13连接,第四控制阀13连接三通5-1,三通5-1与第五控制阀14连接,第五控制阀14通过连接管道与冷凝器2下端连接,三通5-1与循环泵4连接,所述循环泵4与三通5-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浆料循环工作时:关闭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第七控制阀16,打开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五控制阀14、第六控制阀15,浆料经循环泵抽吸作用,从球磨桶1上部上吸料口7吸入管道,经过冷凝器2、第五控制阀14、循环泵4、第六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1、第一控制阀10、下进料口8,进入球磨桶,浆料产生一股向上的冲击力,将碎小的球磨介质冲出桶底滤网板,使其难以卡住;另外,由于搅拌轴搅拌棒3的旋转搅拌产生离心力,形成螺旋向上的液态流,从而避免物料的沉淀与桶底积料。
本实用新型在出料工作时:关闭第二控制阀11、第五控制阀14、第六控制阀15,打开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第七控制阀16,浆料经循环泵抽吸作用,从球磨桶底部下吸料口8吸入管道,经过第一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循环泵4、第七控制阀16、出料口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忠伏,未经童忠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机移动芯刀座的滑道装置
- 下一篇:磁疗按摩温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