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型供/换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4072.3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明;徐鸿飞;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昆明七五零高新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2 | 分类号: | F24H3/02;F24H9/18;F24H9/20;A24B3/10;A24B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烘烤的供/换热设备,尤其是一种适合燃气供热式烤房的供/换热设备,属烟叶烘烤调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要求,国家烟草专卖局以『国烟办综(2009)418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统一制订了烤房供热设备的技术标准,要求设备生产厂家按此标准生产,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产品也均按照此标准生产。
上述规范所涉及的供热设备,是专门针对以固体燃料尤其是以煤炭做为燃料的设备,着重解决耐硫酸露点腐蚀、积灰堵塞、二次燃烧、分段散热等问题。如其炉膛采用厚度4mm的耐酸钢加工成型的¢760mm、高885mm的圆柱体,并在炉膛内衬有高400mm、厚度40mm的耐火砖;其炉顶封头采用厚度5mm的耐侯钢加工成型的¢760mm、高250mm的圆型体并在封头上焊接散热片;其换热器采用厚度4mm的耐酸钢加工成型的10根¢133mm、长732mm的换热管,其中7根沿管表面焊接散热片;其火箱和清灰门、灰坑门、炉门等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该供热设备共使用钢材约500kg,供热设备成套总重量约566kg、体积约6m3……。所有这些规定,其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煤燃烧的需要,而对于燃气方式,因气体(煤气或沼气等)燃烧的特点决定了可根本不用或可较少考虑如耐硫酸露点腐蚀、积灰堵塞等问题,这些规定或要求便成为了一种浪费或不适宜的,譬如耐火砖、清灰门、灰坑、炉条等都可以取消,钢材的耐腐蚀性和厚度等均可降低要求,换热管的结构及口径也不必要如此之大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发明一种适合燃气供热式的高效烤房供/换热设备。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是:供/换热设备由烟囱管(3)、换热器(2)、炉膛(1)、散热翅片(4)、燃气烧嘴(8)、燃气/配风管(6、7)及辅助助燃进风门(5)组成,换热器(2)密闭安装在炉膛(1)正上方,烟囱管(3)密闭安装在换热器(2)前后居中侧面,燃气烧嘴(8)安装于炉膛(1)内并与燃气/配风管(6、7)连接,辅助助燃进风门(5)安装于炉膛(1)正面外侧并居于燃气/配风管(6、7)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炉膛(1)和燃气烧嘴(8)呈长方体结构,形成火焰与炉膛的左右金属壁过热接触面积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炉膛(1)金属壁左右外侧均匀安装上下平行的金属散热翅片(4),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帮助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2)主体呈U型结构,利于火焰(热气)依附于换热器(2)的矩形散热管内壁运动,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2)为金属矩形管,达到同等截面积的金属内壁表面积最大化,过热面积最大化,提高过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设有的辅助助燃进风门(5)内置的角行程电动执行器与烤房智能控制器(9)连接,自动调节开度的辅助助燃进风门(5),可起到帮助燃气充分燃烧的目的,提高燃烧和供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供/换热的工作原理是:供/换热设备安装于密集型烤房热风室,燃气烧嘴(8)与燃气/配风管(6、7)连接并位于炉膛(1)底部居中,燃烧形成的火焰/热气流与炉膛(1)、换热器(2)等钢板的内接触,从而在钢板的外侧形成高温,而置于烤房热风室顶部的循环风机促使空气在装烟室和热风室之间不断流动,形成空气热交换。安装于炉膛(1)金属壁左右外侧的金属散热翅片(4),能够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辅助助燃进风门(5)的工作原理是:辅助助燃进风门(5)内置的角行程电动执行器与烤房智能控制器连接,烤房智能控制器将根据安装于燃气/配风管(6、7)调节流量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决定辅助助燃进风门(5)的开度,并通过驱动角行程电动执行器增大/减小辅助助燃进风门(5)的开度,进行助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材料:可节约钢材约62%;
2)减轻重量和体积:总重量可减轻约65%、体积减少约67%;
3)提高供/换热效率:在减少60%多用材的基础上,经实际烘烤验证,供/换热性能完全达到《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国烟办综(2009)418号』对供热设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燃气型供/换热设备的主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燃气型供/换热设备的侧视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燃气型供/换热设备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气型供/换热设备中的炉膛(1)部件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昆明七五零高新技术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昆明七五零高新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