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3221.4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1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牛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4 | 分类号: | H02K1/24;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电机 转子 连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四极同步电动机结构非常紧凑且具有较高的转速,其转速达到1500r/min,飞逸转速达到1800r/min,故对其旋转部分特别是转子线圈、极靴、极靴螺栓、接线等的应力要求就比较高。传统的磁极线圈靠近磁轭的极间连线结构为:转子的磁极线圈4的接头40直接在两相邻的磁极3之间的空间中并头套焊连接再包绝缘8,如图1。其弊端为:由于磁极之间的空间狭窄,不仅焊接时操作困难,而且在焊接后无任何固定、绑扎的位置和空间,因此在相对线速度较大的高速电机,尤其是大直径转子,此处是易产生机械损坏、绝缘破损的一大隐患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它能使磁极线圈的靠近磁轭的接头连接点在机械及电气绝缘得到可靠保证。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包括转轴、套装在转轴上的磁轭、若干均布安装在磁轭外表面的磁极及绕在磁极上的磁极线圈,其中,在贴近所述磁轭的一端面的所述转轴的表面上架空地设有一环状的连接排,所述磁极线圈上靠近所述磁轭的接头被引到所述连接排并用螺栓一并径向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上述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磁极线圈上靠近所述磁轭的接头的连接方式是将两个相邻的磁极线圈上靠近所述磁轭的接头引到所述连接排,通过所述连接排连接,并用所述螺栓将所述接头和所述连接排一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上述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排是由多个均布地固定在所述转轴表面上的胶木板架空的。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的技术方案,采用将磁极线圈上靠近磁轭的接头连接点从两相邻的极间移至磁极线圈的端头,即能使连接时操作方便,并且能使磁极线圈上靠近磁轭的接头连接点在机械及电气绝缘得到可靠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包括转轴1、套装在转轴1上的磁轭2、四个均布安装在磁轭2外表面的磁极3及绕在磁极3上的磁极线圈4。
在贴近磁轭2的一端面的转轴1的表面上还架空地设有一环状的连接排5,该连接排5是由多个均布地固定在转轴1表面上的胶木板6架空的。
每个磁极线圈4上靠近磁轭2的接头被引到连接排5,并用螺栓7一并固定在转轴1上。
为了提高操作效率,每个磁极线圈4上靠近磁轭2的接头最好的连接方式是将两个相邻的磁极线圈4上靠近磁轭2的接头被引到连接排5,并用螺栓7和胶木板6一起固定在转轴1上。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机转子的极间连线结构,由于连接排5被胶木板6架空,所以整个连接体无需绝缘,因此该连线结构简单并且便于操作,并且能使磁极线圈间的靠近磁轭2的接头连接点在机械及电气绝缘得到可靠保证,使这一本在四极电机的转子中较薄弱的一环,从设计质量上得以提升一个台阶。
另外通过对螺栓7的可靠固定连接排5的应力计算,得出螺栓7的应力大大小于一般螺栓的许用应力。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3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铁式手套机用摆杆
- 下一篇:一种高热导率铜增强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