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高压无线测温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2025.5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李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毅;李湃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高压 无线 测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高压环境的无线测温系统,用以解决电力系统设备的温度数据实时采集问题。尤其应用于高压开关、气体绝缘变电站、载流母线等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开关、GIS(气体绝缘变电站)等高压电器和载流母线等电力设备在负载电流过大时会出现温升过高,最后能使相邻的带电部件性能劣化,甚至击穿,根据电力安全监督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全国电力单位每年因为高压开关、母线温度过高引发的重大事故上千起,给生产和经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监测母线接点、高压电缆接头、高压开关触点温度的运行情况,可有效防止高压输、变电故障的发生,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监测高压母线及高压开关接触温度是电力系统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许多母线以及开关处于高电位,目前国内常用于高压母线、高压开关的温度监测的方法,一种是在高压电接触表面涂一层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发光材料,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来大致确定温度范围,这种方法准确度低、可靠性差,不能进行定量测量;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辐射特性的红外热像仪,准确度较高,但由于需要光学器件,在高压开关柜等特定场合使用不太方便,而且价格较高,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更重要的是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人工进行巡查,不能实时得到温度数据,所得到的数据永远是滞后的,起不到温度实时报警功能。而有线通讯方式的电子仪表不符合电力高压环境测量仪表规范。
目前,有部分无线测温系统在投入使用,但这类产品大多采用一个或少量几个测温终端就需配有一个汇聚终端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在汇聚终端和上位机端的布线繁琐,尤其是在测温终端数量较大时,上位机与汇聚终端的通信和连接存在很多麻烦,没有完全发挥无线传输的优势。且测温终端的温度传感器置于终端内部,在安装使用时为了减小测温误差,需将测温终端贴近高温测温点。这样的缺点是:测温点的高温对测温终端内部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均有影响,同时,温度传感器与测温点存在距离,温度测量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改进以上方法缺点,提供一种对电力设备温度进行测量、汇聚、分析及报警的成套完整系统。
一种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无线测温终端、无线中继器和无线汇聚终端等,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焊接到无线测温终端的电路板上,高压电力器 具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随后传送到测温终端中存储,测温终端存储的温度数据再通过无线中继站传送到无线汇聚终端。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一个无线汇聚终端可接收多个无线测温终端数据,测温终端可任意添加或删除。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汇聚终端采用网口或者RS-232接口或者RS-485接口与上位机通信,采用直流线性电源供电。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汇聚终端采用GPRS/CDMA模块对数据进行无线远程输送。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汇聚终端采用外置可更换天线。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中继器使用直流线性电源供电。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中继器采用外置可更换天线。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温度传感器与测温终端外壳分离,两者之间用数据线连接。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测温终端采用单节锂电池供电,可更换,其内置电池电量监测电路,可向上位机发送电池电量数据。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无线测温终端中有无线发射芯片,该无线发射芯片工作在433MHZ频段,具有间歇式发送功能,且功率可调。
所述的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无线测温终端的外壳上半部分为半球状,下半部分为柱状,测温终端的固定安装孔位位于测温终端的底部。
本系统由无线测温终端,无线中继器和无线汇聚终端组成。无线测温终端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无线中继器或者直接传送到无线汇聚终端,无线汇聚终端解析温度信号,并与上位机进行通信,配合上位机软件达到温度实时监测,报警,数据查询等功能。同时,如有数据远程通讯需求,可在无线汇聚终端选配GPRS或CDMA模块,将数据传送到远程温度监控中心进行处理,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毅;李湃,未经杨毅;李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