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2V系列电池的包板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1522.3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李;袁芳;刘隆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系列 电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群包板专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2V系列电池的包板模具。
背景技术
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中,特别是大密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包板,长期以来基本是靠手工包板,电池在包板工序上经常出现极耳不整齐现象,且容易因为手工包板出现极群错位,工作效率低,不良品率高。另外现铅酸电池产业正兴起一种大机器全自动包板方式,但此种机器设备一次性投资太高,机器损耗维修工作大,对人员素质及文化程度要求苛刻,普及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2V系列电池的包板模具,该包板模具是从人工包板到机器包板的一种过渡工装,提高电池机械化生产程度,从根本上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不良品率,并且很好的保护极群,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包板模具包括包板机构和压紧机构,由压紧机构协助包板机构完成极群包板动作;所述的包板机构由挡板、压板、极耳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组成,挡板连接压板形成丁字形框架,在压板上位于框架内纵向间隔式安装第一限位板、极耳板、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极耳板、第二限位板的两两间隙形成极耳定位槽,在压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底边上开导向槽;所述的压紧机构由固定座、固定架和汽缸组成,在固定座上经腰形孔活动安装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汽缸,在固定座上横向安装两根导向条,导向条的间距配合压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的极耳定位槽的间距。
极群包板过程是:根据极群的宽度在压板上位于第一限位板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安装极耳板,调整极耳定位槽的宽度;将包板机构通过极耳定位槽和导向条的配合安装在压紧机构的固定座上,汽缸的顶轴连接压板;在固定座的前方放置底板,底板位于挡板和压板形成的框架内,在底板上放置极群,且极群插入极耳定位槽内;启动汽缸,汽缸的顶轴推动压板在导向条上滑动,完成极群的限位包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1、对大密电池极群进行限位包板,使极群整齐,速度快,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不良品率,同时提高极群组焊接质量;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操作简单,对人员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挡板,3压板,4极耳板,5第一限位板,6导向条,7固定架,8固定座,9汽缸,10极耳定位槽,11导向槽,12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包板模具包括包板机构和压紧机构,由压紧机构协助包板机构完成极群包板动作;所述的包板机构由挡板2、压板3、极耳板4、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组成,挡板2连接压板3形成丁字形框架,在压板3上位于框架内纵向间隔式安装第一限位板5、极耳板4、第二限位板12;第一限位板5、极耳板4、第二限位板12的两两间隙形成极耳定位槽10,在压板3、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的底边上开导向槽11;所述的压紧机构由固定座8、固定架7和汽缸9组成,在固定座8上经腰形孔活动安装固定架7,固定架7上安装汽缸9,在固定座8上横向安装两根导向条6,导向条6的间距配合压板3、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上的极耳定位槽10的间距。
极群包板过程是:根据极群的宽度在压板3上位于第一限位板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之间安装极耳板4,调整极耳定位槽10的宽度;将包板机构通过极耳定位槽10和导向条6的配合安装在压紧机构的固定座8上,汽缸9的顶轴连接压板3;在固定座8的前方放置底板1,底板1位于挡板2和压板3形成的框架内,在底板1上放置极群,且极群插入极耳定位槽10内;启动汽缸9,汽缸9的顶轴推动压板3在导向条6上滑动,完成极群的限位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排式泡沫节水座便器
- 下一篇:水池环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