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0323.0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魁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菌酶 蛋白 浓缩 冷却 配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配料缸,特别涉及一种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
背景技术
溶菌酶蛋白浓缩液需在常温状态下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蛋清溶菌酶及抗高温蛋白稳定剂,并调整PH至6.0,搅拌六十分钟后,使以上添加物料能与溶菌酶蛋白浓缩液得到有效混合并不破坏其性质,然后再能在该冷却配料缸内自行冷却至2℃-8℃。所以上述加料工艺对设备的主要要求为,搅拌既要有效又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且在配料混合完成后溶菌酶蛋白浓缩液能在该冷却配料缸内自行冷却至2℃-8℃,才能保证产品在下一道喷雾干燥过程中蛋白质不变性,这是产品最终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但是现在没有一种装置能满足上述工艺提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其保证在配料时,溶菌酶蛋白浓缩液在常温条件下缓和搅拌六十分钟,能达到有效混合并使蛋白质不变性,还能保证溶菌酶蛋白浓缩液能在该冷却配料缸内自行从常温降低至2℃-8℃。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缸体、清洗喷球、搅拌器、防沫进口、投料口、液位指示管、爬梯、清洗液进口、物料出口、保温层、制冷蒸发板、温度传感器、制冷机组、可调节脚,缸体为椭圆型卧式结构,清洗喷球、搅拌器、防沫进口、投料口位于缸体的顶端且依次一字排列,保温层位于缸体的外层,制冷蒸发板位于保温层和缸体之间,液位指示管、爬梯、清洗液进口、物料出口位于缸体的正立面一侧,温度传感器位于缸体的背立面底端,制冷机组位于缸体的背立面一侧,四个可调节脚固定在缸体的底端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保证在配料时,溶菌酶蛋白浓缩液在常温下缓和搅拌六十分钟,能达到有效混合并使蛋白质不变性,还能保证溶菌酶蛋白浓缩液能在该冷却配料缸内自行从常温降低至2℃-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包括缸体1、清洗喷球2、搅拌器3、防沫进口4、投料口5、液位指示管6、爬梯7、清洗液进口8、物料出口9、保温层10、制冷蒸发板11、温度传感器12、制冷机组13、可调节脚14,缸体1为椭圆型卧式结构,清洗喷球2、搅拌器3、防沫进口4、投料口5位于缸体1的顶端且依次一字排列,保温层10位于缸体1的外层,制冷蒸发板11位于保温层10和缸体1之间,液位指示管6、爬梯7、清洗液进口8、物料出口9位于缸体1的正立面一侧,温度传感器12位于缸体1的背立面底端,制冷机组13位于缸体1的背立面一侧且可与缸体1分离安装(视安装车间情况现场定位),四个可调节脚14固定在缸体1的底端下方。
本实用新型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冷却配料缸的容量为2000升,缸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缸内胆所有转角处都采用圆弧过渡,使料液不易粘附于缸壁之上且极易清洗,达到食品卫生贮缸的要求。防沫进口为一根自缸顶部一直延伸至接近缸底处的管道,此管道可减小料液进缸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了由于料液冲击而造成蛋白变性并产生的泡沫。在缸内胆的外壁下半部制作有蜂窝状制冷蒸发板,制冷蒸发板由制冷机组输出的制冷剂作循环蒸发制冷,能有效吸收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热量,使其溶菌酶蛋白浓缩液能在缸内自行冷却到2℃-8℃。温度传感噐可控制制冷机组的自动开闭,保温层可使已被冷却的物料不易升温,从而节省能耗。搅拌器采用低速平浆式浆叶,浆叶接近缸底安装,能使搅拌液不产生漩涡,不破坏物料性质,并使料液在较少的情况下能也达到搅拌效果,投料口为密闭式人孔盖设计,既方便投料又保证混料过程中的卫生。爬梯为方便工作人员投料之用,液位管可即时观察溶菌酶蛋白浓缩液的液位,有利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可调节脚可使设备安装稳定。当生产结束时,可将清洗液通过清洗喷球来对料缸进行全面的自动清洗,以保证该配料缸在下次工作时始终符合生产卫生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魁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魁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0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续灌注培养干细胞等治疗用细胞的培养装置
- 下一篇:麦汁充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