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亲情电话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0121.6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洪青阳;李稀敏;陈万里;赖礼盛;张汀;李晓岚;黄斌;陈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M3/42;G10L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纹 识别 亲情 电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亲情电话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声纹(Voiceprint),是用电声学仪器显示的携带言语信息的声波频谱。人的发声系统由声带、口腔、鼻腔、舌、齿、唇、肺等45个生理结构各有差异的“构件”组成,而每个“构件”因讲话习惯和方法各不相同,在发声时又可取100种不同的“姿势”,结果就使人的声音可有45100种音色,每个人都有独具一格的声音特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声纹既具有特定性,又具有稳定性。成年以后,人的声音可保持长期相对稳定不变。实验证明,无论讲话者是故意模仿他人声音和语气,还是耳语轻声讲话,即使模仿得惟妙惟肖,其声纹却始终相同。
声纹识别,也称为说话人识别,是通过人的语音来鉴定人的身份的技术。根据识别任务的不同,声纹识别可分为说话人辨认(Speaker Identification)和说话人确认(SpeakerVerification)。前者用于判断某段语音是若干人中哪一个人所说的,是“多选一”问题;后者用以确认某段语音是否是指定的某个人所说的,是“一对一判别”问题。根据对说话内容的依赖情况,声纹识别可分为文本相关(Text-Dependent)说话人识别和文本无关(Text-Independent)说话人识别。前者要求用户按规定的内容发音,即登记与识别时的发音内容必须一致;后者对用户的发音内容没有限制,即语种和内容无关。
电话流程控制程序,即交互语音应答系统(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简称IVR),可以提高呼叫服务的质量并节省费用。采用IVR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来传递并处理有关的信息,如操作提示或具体的信息内容。
IVR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话自动服务系统。在一体化呼叫中心平台中,IVR首先是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协调来实现一个呼叫中心平台的标准功能;其次,它又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维护和升级的独立系统,可以在只需要IVR的场合单独使用。
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它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有机结合的产物。借助数字程控交换机,能实现自动用户接入、中继接续、计费、设备管理等功能。
本地交换机能自动检测用户的摘机动作,给用户的电话机回送拨号音,接收话机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双音多频(DTMF)信号,然后完成从主叫到被叫号码的接续。在接续完成后,交换机将保持连接,直到检测出通信的一方挂机。其中通话接续部分是利用交换机中的数字交换网络,采用PCM方式实现数字交换的,控制部分是通过软件由计算机来实现的。
中国专利CN1556522公开了一种电话信道说话人声纹识别系统,包括;一语音接入、语音解码、预处理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将话音数据传入系统存储系统,并进行各种话音编码格式的转换;一神经网络声纹提取专家子系统,该子系统针对目标人物利用系统提供的专家系统从已知的话音数据中提取与说话人相关的声纹参数;一网络远程通信子系统,该子系统连接声纹提取系统和声纹识别系统,为二者的通信提供保障;以及一多CPU大规模并行处理智能识别子系统,该子系统实现海量话音的实时处理,采用了多CPU、多进程、多机联网并行计算。该发明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也可用于公安侦察、司法鉴定、海关和民航控守以及银行身份认证,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101321387公开一种基于通信系统的声纹识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接受用户的语音信息;(b)自动采集所述用户的语音信息以提取用户声纹信息,并将所述用户声纹信息保存作为所述用户的合法确认信息;(c)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的语音信息与所述用户的合法确认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比对做出一个评分值,并保存所述评分值;(d)将所述比对评分值与设定好的阈值进行比对,得出所述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的结果;(e)处理所述合法用户的授权业务。该发明采用声纹建模程序提取用户模型,声纹识别方法简单且准确,并能有效的阻止不同通信方式下的不同信道和不同背景噪声的影响。该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通信系统的声纹识别系统。
上述专利申请虽然给出了基于通信系统的声纹识别方法及系统,但是至今未见有关亲情电话系统设计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的人工监听的人力资源耗费较大、效率较低等问题,可同时使亲情电话申请的手续信息化,以便监狱机关管理的进一步简便化的基于声纹识别的亲情电话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未经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0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低级脂族羧酸的酰胺的连续方法
- 下一篇:数控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