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式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9812.4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涌;倪卫芳;李圣;姜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6 | 分类号: | A61B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 超声 多普勒 血流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包括颅内和体表的血管检测医疗器械,将信号采集处理卡电路集成至笔记本光驱大小,安装于笔记本光驱位置,组成的笔记本式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背景技术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分析仪是神经科用于检测颅脑内血管和肢体血管血流流速的医疗诊断设备,该设备已有20多年的历史。该设备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和信号采集处理技术,早期产品的信号采集处理卡与台式计算机的连接和安装方式为:采用ISA接口或PCI接口,信号采集处理卡安装在台式电脑(或仪器)内;近几年面市的该类产品有的采用了USB接口,将信号采集处理卡做成一个模块单元,由于这种模块单元的体积较大,通常置于标准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外部,整机为分体式结构;目前还没有将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分析仪(TCD仪)做成通用笔记本方式的一体化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分析仪大多依靠台式电脑工作,体积大,不便于携带。个别采用便携式设计的产品,也不是基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笔记本式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内置于笔记本电脑内的信号采集处理卡,信号采集处理卡包括超声探头接口、调制解调器电路和数据处理电路,超声探头接口适配多种频率的超声探头,超声探头采集到的信号输入调制解调器电路,再输入数据处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设有单片机及可编程器件,数据处理电路与笔记本电脑的数据通讯接口连接,其中调制解调器电路为集成芯片,信号采集处理卡的电路部分为多层印刷电路板结构。
信号采集处理卡的外形适配笔记本光驱位置,安装在笔记本电脑的光驱位置。
笔记本电脑中设有电源转换电路,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通过电源转换电路给信号采集处理卡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信号采集处理卡采用集成的调制解调器,小体积元件和在线可编程器件,同时印制电路板采用了多层板设计,正反面贴焊元件,从而把外形和体积压缩到光驱盒大小,可将其安装于笔记本光驱位置,替换原来的笔记本光驱。采用的笔记本电脑为市场通用的带有光驱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对于具有插拔式光驱的笔记本电脑,信号采集处理卡安装在笔记本电脑的光驱位置,替代了原来的光驱,不影响电脑的基本功能,可作为电脑使用。
本实用新型将TCD仪的信号采集和处理功能一体化、小型化,便于携带,与笔记本电脑配合使用,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的数据通讯接口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方便使用,体积符合笔记本光驱大小,笔记本的外观结构不需改动,信号采集处理卡的位置空间可与笔记本光驱可互换,信号采集处理卡采用笔记本内部电源,如电池或笔记本电源适配器供电,可支持多种频率的超声探头接口,并对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由于仪器为一体化设计,具有了组合式TCD仪的全部功能,且重量轻,与笔记本电脑的重量相当,因此携带和使用方便;
2、可直接利用笔记本电脑改装,生产组装十分方便,TCD仪整机外壳不需要开模或专门制作,仅需制作信号采集处理卡探头接口的小面板,从而大大节省了模具成本;
3、除了可使用电源适配器供电外,还可采用笔记本电池直接供电,因此可适合野外或停电状态应急使用。
4、由于采用了笔记本电脑,不论何处采集到的检测信号,处理结果能够更方便地利用互联网发送到异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信号采集处理卡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信号采集卡采用集成的调制解调器,小体积元件和在线可编程器件,同时印制电路板采用了多层板设计,正反面贴焊元件,从而把外形和体积压缩到光驱盒大小,可将其安装于笔记本光驱位置,替换原来的笔记本光驱,在笔记本内部安装一块电源转换板提供信号采集处理卡的电源,通过笔记本内部或外部的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在原光驱的面板位置安装探头接口,实现TCD仪笔记本方式的一体化是可行的,整机可采用笔记本电池或其电源适配器供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架承力杆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竹纤维防紫外线面料的制作方法